阅读记录

第782章 多情儿女[2/2页]

楚兵 一代神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罐盐,就让好妹去找她族人。
     可谁料,从此之后,此女成了狗皮膏药,怎么都甩不开。
     她的家族被赵军收编,成了丹东郡安置民。
     她更是三天两头来找郭六,弄的小六子不厌其烦。
     赵元始二年,四月初,赵军即将拔营。
     好妹今天特意打扮了一番,穿的是鸳鸯绣红冬衣,下身是条成色好的黑裤子,靴子手腕,都是精心配饰。
     她的胭脂化的不好,太浓了。
     将本该英姿飒爽的猎户女子之仪,弄得稍显俗气。
     “六哥,妹儿本不该来找你。但害怕,不来……下半辈子都不得安生。”好妹见郭六久久不言,只能抽泣开口。
     衙屋外,赵军兵卒口号嘹亮,
     随行的军马、牛车,嘶鸣不止,
     丹东城内,人声鼎沸,兵卒众多,好不热闹。
     夯土房里,小六子听着好妹深情的话,却是目光冰冷。
     他从腰间拿出一个布包,交到好妹手中,冷漠的道,
     “这是咱的军饷,河北之战,生死难料,此去一别,再无相见之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妹,你豆蔻年华,嫁给别人吧。”
     郭六是个军人,是赵军雁门子弟,
     岂可被丹东关的一个女子牵绊,失了一身胆魄。
     他送了军饷后,义无反顾的开门,对着几个趴墙根的赵兵,一人一脚后,头也不回,离开了此地。
     “郭六,我还能嫁给谁?人人都说我和你有奸情,我还怎么嫁?”
     “我在丹东等你,我在丹东关等你,郭六……”
     ‘噗噗的军靴踏雪之声,似乎不带任何犹豫,
     郭六拉下毡帽,旁人看不清表情,只见一个器宇轩昂的赵军子弟,踏雪前往军营。
     好妹撕心裂肺的喊叫,让几个雁门郡兵面面相觑,
     兵卒们耷拉着脑袋,眼凉心更凉。
     此刻,也没了看热闹的心情。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他们将身上的财物凑了凑,也给了好妹。
     理由跟郭六一样,此去一别,生死难料,留着钱也没用。
     同样的事情,在丹东城内的三个驻军里坊,都在发生。
     北疆子弟,英气勃勃,军纪森严,与民同在。
     这半年,渐渐聚拢在丹东的长白山的本土赵民,已经习惯了这些善良而英勇的赵国军队。
     如此王师,他们焉能舍得?
     在北门里坊,数千丹东父老,敲锣打鼓。
     拿着他们缝好的皮毛,带着野食,还有猎户挑着一扇扇野猪肉、獐子肉,不准赵军离开。
     丹东郡,边山口的一众渔村人,声泪俱下。
     村长更是对着赵国官员呼喊,“尔等走后,要丹东郡人如何?要丹东今后如何啊!”
     “赵军不要丹东郡人了嘛。咱们一家一户,可以出兵出人,守护边地啊!”
     赵国十七斩、二十三法,让丹东郡人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也让苦寒之地的丹东郡,对巍峨的赵国平城、定襄等地,心生向往。
     他们只在兵卒传说里,知道那是文风鼎盛,遍地黄金的赵国龙兴之地。
     不少丹东读书人,默默心中发誓,
     此生必要去赵国平城,见见那帝都的盛世。
     好妹的情况,在丹东郡也不是个例。
     赵人兵卒,崇尚武功,男子血气方刚之威,由内而发。
     加之精甲长刀,铁骑如龙,试问那个女子见了不动心?
     在丹东郡,找赵国兵卒为夫君,都快成为一条产业链了。
     因为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奸商。
     更重要的是,赵国兵卒福利好,且一旦成为军属,丹东赵人就算是五郡赵人了。
     在赵国,北疆五郡的籍贯,是所有籍贯中最高的。
     其所拥有的实际利益,在政策上的偏向,
     也是无数丹东家族从利益考虑,支持女子出嫁的原因。
     只可惜,河北战争爆发,听说中原梁国也是天下大国。
     辽东的赵军,将追随赵国皇帝,前往幽易之地,征伐梁人。
     ……
     ……
    喜欢。
  

第782章 多情儿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