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09章 郑国渠[1/2页]

楚兵 一代神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元始元年,十月。
     去年楼台旧雪,今晨辕门寒霜。
     当千山南麓,青岭河附近,守卫望楼的哨兵,发现赵国大营的第一场雪时。
     四十万赵军,离开平城,已经快一年了。
     东市买鞍马,西市定甲胄,随军王旗向辽走,平贼荡寇护家国。
     出征时,万民相送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而此刻,高句丽之战却依旧在相持阶段。
     北疆赵国军力强大,不仅能西路攻打关中,东路军还能同时满足两个战场的兵力。
     朱雀将军李保来了,青岭山城陷入了朱雀军的全力进攻,
     有英雄伍刚,还有梁大燕、梅朝方、童虎等一堆猛人,青岭破城指日可待。
     相比之下,乌骨山城就难了。
     铁血将军杨延碰到了高句丽大将军渊盖文,高句丽人复刻了赵国河原之战的手段。
     此刻,四十几座乌堡漫山遍野,并且后方千山有小路通丸都,高句丽王高汤一直在支援乌骨山城。
     这些种种原因,让乌骨山城攻破,根本看不到希望。
     而与之相比,只拥有赵国两成军力,最多三成的西路军,却是节节胜利。
     神将王右宁,率领的龙骧军、部分白狼军、吴家定贺军,随从数万赵国郡兵,
     一路高歌猛进,先后攻陷盐城郡、长武郡、敦化郡……等关北数郡,
     听武川的老兵们说,此刻战线已经推到了长安白鹿原一带了。
     天下第一勇士青龙,在野战上更是势如破竹,
     有郭朗铁骑营的两千重骑兵,还有数支虎狼赵军。
     以楚国左屯卫霍守易、西军项正为首的关中楚国势力,
     只能龟缩在各个城池中,等待时局变动。
     
     雍州大地,王气盖顶。
     关中平原,渭河穿地而过,四塞金城千里,铸就了此地的辉煌。
     而在长安北部,有一片占地四万公顷的广袤土地,
     当赵军朱红的旗帜到来时,
     仿佛历史上,战国时期,曾在这里的风云激荡又回来了。
     秦人在此地耕种过,汉人在此地国力达到鼎盛,
     楚人得到了此地,但似乎一直没有发挥出它的力量。
     虽然这里拥立出了两代大楚皇帝,圣明、圣昌皆是关中势力的代表。
     但他们防备母族,比防备外族还凶残。霍守镇造反之后,大楚实行了弱雍之策。
     可如今,赵兵来了,
     泾河有人开始测量水文了,洛河有人在定水桩了。
     淤塞了几十年的郑国渠,终于有官家组织的力量,大规模下渠清淤了。
     位于敦化郡谷口的石堰坝,乃是当年韩国间谍郑国,修建提高水位的堤坝。
     此刻,上方围满了喜气洋洋的关中楚人父老,
     不少人杀鸡宰羊,打鼓祭祀,郑国渠源头的修缮工程,正式开始了。
     “小马叔……这里,这里。这个咱们要给钱吗?修缮此地,楚国十几年都没筹够银子。”
     十几个村头娃儿在打手鼓,那个喜庆劲,扭得尘土飞扬。
     几个祖祖辈辈的仲山村老人,有些担心,
     他们合计合计,来找辈分最高的马叔,打听点道道。
     别到时候东西修好,要他们卖儿卖女才给的起钱,那他们不修坝嘞!
     “不用,不用。不但不给钱,这些东西疏通好了,赵国龙骧将军亲自说了,倒给咱们钱。”
     马叔头戴红布,手上两根鼓棍,还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面山川赵旗。看得出心情极好,他乐呵呵的跟几人道,
     “就这石堰坝到泾河进水口,几里渠道都被俺包了,到时候赵国皇帝啊。得给咱们村不少钱呢。”
     “俺瞅着怎么不像好事?心里空落落的,”村里总有大聪明怀疑道。
     “是啊是啊,官军不欺负咱们就不错了。这赵兵来了,把俺们当宝贝供着?”另一人附和道。
     马村头眼睛一斜这些人,鄙夷道,“又没要你们出钱出粮。就出个人,还有钱给!你们爱来不来。”
     小马叔此话一出,几个村里老人立刻不乐意了,当即拉拉扯扯起来。
     “狗日的,有挣钱的事想撇开俺们?锤死你信不信!”
     “小马叔,俺问个事,这几里沟渠,带个水坝多少钱?至少得十几贯吧……你可别吃俺们。”
     
     元始元年,十月初四,
     灵武郡吴家一万多嫡系族人,暂时安置在了泾阳县。
     这会,晨阳刚冒头,偌大的泾阳原上,
     吴家人就成群结队,开始干清理沟渠的大活了。
     西北枭雄吴元昊不禁心里抱怨,上游十几里的石堰坝,足足二百贯,狗日被群村民抢了。
     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他灵武节度使何等大人物,何等风光?
     今朝连做个河渠的事,都被农家人比下去了。
     当然,郑国渠下游,赵军给他们的价码也不错,
     每清好一里,只要龙骧后营验收合格,就能去领十贯银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知道,一个洛阳技术长工,一年的收入也不到十贯。
     在灵武那地方,十贯钱可以养活三个家庭一年。
  

第709章 郑国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