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06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1/2页]

楚兵 一代神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元始元年,九月初一。
     冲猴戊申煞西,财神正北。
     宜嫁娶、开业、出行。
     忌动土、立宅、祭祀。
     辽东五郡大都督,朱雀将军李保虽然很担忧,知道此去凶多吉少。
     但还是选好了黄道吉日,大军出发了。
     第一批辽粮起运不算很多,大约十五万石粮草,
     共计八千四百辆马车,六千辆牛车,还有杂七杂八的驴车、独轮车等等,
     在大凌河两岸,运粮队伍拉出去足足四十里,随行兵马六千,
     一路上,燕县辽人大多出来送行,古人喜好凑热闹,
     他们看不见战场凶险,只道以为是大军出征,
     大凌河两岸,那是人声鼎沸,旌旗招展,锣鼓……呸,
     马蹄杂乱,兵卒层层叠叠,连到河的尽头。
     一些招募的歪瓜裂枣,参差不齐,军容看上去,确实很差。
     李保深知,如此大的目标,高句丽就是瞎子也能发现。
     所以此次才带了辽东的宗族兵马,算是护卫粮队。
     燕县城池外,城门大道上,
     数百骑兵,等候多时了。
     道路边,偶有机灵的马匹,啃食燕县的护路草木,被武川兵卒拉扯,都不愿意松口。
     这些个马匹,越养越叼,都快成精了。
     前方大路,无穷无尽的粮队缓缓通过,
     朱雀军护卫,有些不耐烦了,他们一大早就在此策马等待,
     终于,城门洞里看见旗帜了,
     七家辽东宗族的将领,队伍庞大,在城楼嗡鸣的号角中,大军出城了。
     只是这些人,虽然一个个甲胄齐备,
     但却垂头丧气,毫无兵威可言。
     “妈拉个巴子,哭丧呢?保爷带你们打仗,还害怕?”
     “六千兵马,操练半年了,就是为了建功立业。高贼敢来,取他们脑袋换军功。”
     朱雀将军被牛魔等大将簇拥,浮肿的眼袋里,全是怒火。
     宗族将官们风尘仆仆而来,但却一路低头挨骂。
     保爷其实心绪也不佳,这会看着这些个将领,
     尤其是姓田的,那简直就跟死了爹妈一样。
     朱雀将军气不打一处来,连甩两鞭子,都不解恨。
     “田郡,你家的护粮兵呢,前面粮食如何了?”
     田家大郎长得五大三粗,穿上甲胄人模狗样。
     但就是胆小,父亲死后,家业一直由叔父在操持。
     “回……大将军,前锋已经渡过大凌河了,家兵们看着呢。”
     怂包!说话都像个娘们。
     闻言,朱雀将军李保叹息一声,不再理会这些辽东本土的怂包将领。
     他轻勒缰绳,身子随着宝马打转,甲胄响动,显得威风赫赫。
     对着几个燕县主簿,李保交待了一些后续的事,
     “你们记住,第二批粮食,要准备好了。本将军这一路,若被战事耽搁了,后续就靠你们了。”
     “西路军已经破了灵武,大赵入主关中后,成北魏、北秦之势,指日可待,尔等切莫懈怠了政事……”
     临走前,保爷郑重的瞧了瞧这几个武川主簿,忧心忡忡的嘱托兵事,
     大凌河堡有一支朱雀军的兵马,若是辽东有不可预计之事,可前往那里找救兵。
     如果易州安庆跟幽州夏侯杰犯边,范阳郡、渔阳郡会坚壁守城,
     必要的时候,这两郡可以丢,但卢龙郡不能丢。
     “啪!!”
     朱雀将军李保,说到关键时候,被田郡的哭声打搅,
     当即反手一鞭子,抽在田大郎的头盔上。
     大纛下,李保仰头冷目,军威凛凛,大喝道,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田郡,还愣着干嘛?随大军出发。前方探路,高句丽要是来了,记得吹号角。”
     “田将军……你要相信保爷。高句丽对我恨之入骨,要死保爷死前面,大胆去。”
     
     自古辽东路难行。
     其一,这里在燕山以北,远离中原民族的传统区域,开发度很低。
     其二,这个地方,既有草原势力,又有朝鲜半岛的势力,还有中原边镇势力,总之是鱼龙混杂,不得安宁。
     自秦汉以来,农家能耕种的时间,屈指可数,自是没有好路。
     赵国的组织力很强,自辽河两岸填民开始,
     各地的里长、乡长,在武川官员的组织下,维护了一条还算不错的官道。
     辽东这个地方全是黑土,道路泥泞,一旦下雨,粮队难行。
     甚至有些地头,看着能走,但辎重车上去,轮毂深陷,大军拥堵,那就会耽误行程。
     赵军运粮队有几万人,每耽搁一天,粮草总量就要下降一线。
     要特么时间耽误久了,那运粮到盖州大营的意义就没了。
     李保知道,楚国百万大军,当年很多辽粮,
     本身数量就不足,加之道路问题频发,很多队伍运到一半就回去了。
     因为粮头一合计,队伍到盖州,就变成无粮兵了,
     那还不如返回范阳,那里有粮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塞苦寒,
     风起云涌。
     从大凌河到辽河,粮队一路前行,没几日,就过了辽阳废墟。
     此刻,辽河以东,赵军队伍蜿蜒如长蛇,
     一路所过,各地堡兵,都是争相出来图个新鲜。
     小孩子们成群结队,端着饭碗,跟着部队跑,学他们行军。
     不少经历过白岩、安市之战的仆从军们,还总是来粮队,问要不要苦力。
     这可把保爷后悔死了,他没想到,填民都填到辽阳东边来了。
     早知道这里有人,二十贯在辽东雇马夫,不得脑子有病?
     回去就把那个狗日的主簿打一顿,浪费燕县的钱财。
     天下形势,赵国一家独强,东征高句丽,西灭突厥,
     两线皆是占尽场面优势。
     给天下人的感觉,是赵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如今,李保这一次运粮,看起来是小事,但却会关乎天下

第706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