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4章 五山一城高句丽[1/2页]

楚兵 一代神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公元前三十七年,扶余人的分支,来到了鸭绿江中游繁衍生息。
     此地环境恶劣,他们在长白山与野兽搏斗,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求生。
     但极度苛刻的自然因素,并不是扶余人最大的困难。
     在辽东关外,异族林立,野人横行。
     这些族群带来的刀兵之害,让扶余人甚至一度要躲到高山中避祸。
     可危机往往就是转机的开始。
     恶劣的环境,铸就了高句丽不屈的品质。
     长期与敌族奋斗中,高句丽人筑起一座座山城,
     在异族横行的贫瘠之地,扶余人逆势而上,开辟了他们的国土。
     随着高句丽的兵马日渐强大,扶余人后裔的旗帜冲出了长白山,他们的地盘广大了起来。
     在高句丽的征战史上,中原不乏有英雄人物,宛如天堑,挡住了高句丽的脚步。
     辽东豪强公孙氏,兵强马壮,一度压制高句丽,但后被中原曹魏政权所灭。
     曹魏名将毋丘俭,率领魏军击溃了雄心勃勃的东川王,让高句丽人败逃辽地。
     此人给高句丽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尽管过去了几百年,
     但毋丘俭的威名,依旧是压在高句丽头上的一座大山。
     正始六年(公元245年),那是高句丽最悲痛的国殇。
     那年曹魏名将毋丘俭再度进军,此战一路攻陷丸都山城,并焚毁此高句丽都城,
     魏军刻石记功,中原兵威,一时雄冠东北。
     此战重创了高句丽,使其数十年未能恢复元气,一度不敢犯边。
     可皇天庇佑,气运站在了高句丽这方。
     曹魏司马氏篡权,杀名将毋丘俭,中原混乱,东北军事力量更是大规模抽空。
     而在与中原民族的大战中,高句丽迅速吸收了曹魏先进文化,
     从军事、政治、农业完成改革,从部落力量走向了帝国力量。
     时光来到大楚圣元年间,
     高句丽已经是一个东起平京,西至辽河,北控辽阳,横跨长白山,疆域数千里的军事强国。
     十万铁兵破圣元,百万败辽河。
     平辽大战的辉煌已经过去了三十年,
     但平辽一战中,打出的高句丽强大军魂,依旧在东北辽京咆哮。
     “报,赵国贼军在望海山新设了烽火台,此地距离辽河二十里,可远观辽京。”
     “报,辽东第一大族,柳城郡高氏被赵军攻破,高勋死亡。”
     “报,楚国皇帝平定南乱,长江、运河等地物资日夜不停。关中、并州、河北皆有东向,极有可能三路伐赵。”
     辽京大地,广阔的辽河两岸。
     深棕色的军旗,一路连绵,迎风招展。
     高句丽辽京大营在辽京城西,
     此城高大,比邻辽河,无断水之忧,
     内中粮仓三座,甲兵数万,乃高句丽辽东道大军总督所在。
     作为当今天下,自认为基建第一的军事强国,
     高句丽辽京大营的辕门,自是雄伟巍峨。
     四丈高的城墙,夯土黑木,上设箭楼望台,
     长刀大盾,甲兵雄壮,旗帜连绵,猎猎作响。
     “哒哒哒哒哒……”
     一匹高大无比的枣红马,铁蹄踏起脆响。
     长须、丹凤眼,身材巨硕的雄武之人,横刀跨马,威风赫赫而来。
     在此将身后,数位大将,五十名护卫铁骑,面目冷厉,簇拥此人,进了营地。
     一路策马而过,校场上、行道中、岗楼里,到处是高句丽军队崇拜的眼神,
     渊盖文!
     此人乃高句丽眼里的神话。
     三十年前,百万楚人来袭。
     辽河龙刀,横空出世,力挽狂澜,败尽天下高手。
     四年前,大将军渊盖文更是率领高句丽军队,大破楚军,饮马黄河。
     此军事壮举,对高句丽国意义非凡。
     它标志着,盘踞东北苦寒之地的高句丽人,终于拥有了进攻中原的能力,
     入主河北,与中原强国扳手腕的时代已经到来。
     东北寒冷,辽京帅营,乃为双夹厚木结构,内中夯土填实,御寒极强。
     装饰以黑白军人风格为主,只是多有一些深棕色的军旗跟甲胄。
     此刻,渊盖文一身气血沸腾,丹凤眼扫视几位大将后,
     一路甲胄砰砰作响,大步流星,上了前方主位。
     帅营里,见大将军来了,几位高句丽重臣互视一眼,不再等待,
     其中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将,站了出来,目光炯炯道,
     “大将军,两件事。第一,大楚皇帝已经派使者渡海而来,我等不敢做主,只得禀告将军。”
     “第二件事……”说这个的时候,老将军杨万春明显犹豫了几息,但依旧咬牙道,
     “赵将童虎日渐猖狂,前几日又来浪战。乙支山勇太年轻了,自视甚高,被童虎所阵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老将军杨

第634章 五山一城高句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