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89章 皇宫怪人[1/2页]

楚兵 一代神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 489 章 皇宫怪人  
     圣武二年,十一月初。
     洛阳渐寒,长街上冬衣与夏衣交织。
     赵王府外,院墙转角有个粥棚。
     那是周明空搭设的,施粥一直在继续,只是城南都是官家公办,
     城内,提倡洛阳富户施粥,但不强制,可自行决定。
     虽然中原跟河洛情况好了,但天下八成郡县,跟圣昌皇帝时期,没有本质区别,
     他们依旧生存艰难,帝都永远都有无数外来流民,
     每天都有大量外来流氓贱户,入帝都讨生活、求生存。
     墙角,三个蓬头垢面的大小孩,在替王府搬运粮食,换取几个铜板。
     他们干活积极,一路小跑,深怕施粥的不要他们了。
     十几个衣衫褴褛的枯瘦楚人,端着破碗,在焦急的等待。
     他们傍晚才来,确实太晚了,粥早已发完,这会是戎衣兵卒再给加一锅。
     皇帝仪仗,磅礴大气,
     帝王金辇,尽显皇家无上尊贵。
     禁军雄壮,旗帜如林,铁甲响动,槊矛如霜。
     如此辉宏的队伍,自然引得无数楚人庶民驻足仰望。
     柳树依依,树下有两个麻袋,麻袋上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
     女孩葛衣打了补丁,但她却笑意盈盈,看样子可高兴了。
     稚嫩的小手抱着一双黑布鞋,那是三个哥哥给她买的。
     某一刻,龙辇之上,项济看见了小女孩的脚,那是一双扎实的草鞋。
     显然,三个哥哥把小女孩照顾的很好,
     项济仰头叹息:新布鞋舍不得穿,过几个月,就小了。
     也许他们的父母死于饥荒,或者死于战乱吧。
     楚帝怔怔的望着,那四个失去双亲的流童,好像看见了他曾经的落魄。
     他习惯性的想掏银子,却发现腰间除了金龙带,什么也没有。
     洛阳长街,柳树连绵,
     人群稀稀拉拉,他们虽然穷苦,但眼神清澈,对未来充满希望。
     楚国帝都,政治清明,洛水河畔,人们宁静而安详。
     圣武皇帝想叫冯成打赏,可最终只是叹息几声,默默的回宫。
     也许突如其来的银钱,不是帮助,反而是危害吧。
     长宁街是富户寒门的聚集地,这里富人不少,车驾出门的很多。
     远方,延庆坊琼宇楼,傲然耸立,俯视洛阳河山。
     龙辇之上,项济不禁按了按额头,他已经很久没见过赵贵妃了。
     以前在北疆,赵贵妃都是变着法的粘着他这个大英雄,
     如今她的心思变了,都在儿子身上。
     望着斗拱巨楼,檐牙高啄,五层架构,雄浑无比的琼玉楼,
     项济不自觉的想着,这得好几万贯吧。
     大奇关赵氏在东征出粮八万石,后出银钱十二万贯,如今还建了琼宇楼。
     圣武皇帝垂着头,他有些茫然,原来赵家已经如此富有了。
     洛阳寒风,吹得华盖乱舞,旗帜飘扬。
     从长宁街到白虎门,就算龙撵慢,也不过半个时辰。
     自从出赵王府后,项济从头到尾没有说过一句话,
     此刻,天空灰暗,他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皇城锦绣,白虎门巍峨壮观,
     皇帝仪仗队伍,连绵千步,
     走过宫门洞后,两千禁军离去了。
     走过第二道宫门时,皇城司大量武太监也归岗了。
     一百多个黄门太监,旗帜宫灯,随着皇帝,行走于红墙金瓦间。
     项济忽然仰头,疲惫的靠着龙辇,他闭着眼睛,有些后悔了。
     他想起了十里坡,他跟周老弟睡在一个地穴营地,吃胡饼喝羊汤,走过了建安军最弱小的时期。
     他又想起来了,古河沟的时候,周老弟没有离开,选择跟他死战。
     他更想起了,孤火铁骑过狼山,三十万楚儿破定襄。
     更别说后来回洛阳,贩瓮施粥!
     一切的一切,这一刻,项济似乎都想起来了。
     项二愣子用手拍了拍憨厚的脸颊,他精神了一些,
     皇帝决定明天给周老弟道个歉,今日话确实说重了。
     生死兄弟,就是分家,那也得喝杯酒再走啊。
     想到这些,项济不禁轻松了一点,
     可下一瞬间,项济余光一瞟,不禁毛骨悚然。
     皇帝仪仗过第二道宫门后,并没有右拐,
     而是一路直行,此刻,到乾政殿南门了。
     这情况看,仪仗该是要去乾政殿啊。
     皇帝没有命令,龙辇还能乱走吗?
     “冯公公,冯公公!怎么回事,不是回掖庭宫吗?”
     身旁,皇宫武太监冯成,站得笔直,默默回楚礼,
     这一刻,他显得极为陌生。
     武太监冯成扯着鸭子嗓音说,“启禀陛下,太上皇有请。”
    &nb

第489章 皇宫怪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