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产率就会低许多,若不是胎儿有问题,绝对能够安全生下孩子。”
“可十四的女子生育,哪怕胎儿没有问题,但因为年龄过小,所以难产会大大的增加。”
闻言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蹙起了眉。
他们还未曾听过这样的理论。
十四和十八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四年的时间,区别也不大啊。
但孩子长的快,四年时间确实能够改变许多。
长孙皇后再次问道:“承乾,此话有根据吗?”
没错,哪怕是古人,说话做事也是需要遵循古人做法,若是古人没做,那就要根据才行。
“很简单。”李承乾认为这并不是难事,说道:“母后,儿臣之前就提过,近亲的危害,其实和未满十八也是有关系的。”
“首先,近亲主要的是胎儿的问题,畸形儿,天生缺陷等等问题,而未满十八的女子生育,自己还在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时候,哪还有更多的营养给胎儿?”
“这些都可以让锦衣卫去彻查,全长安城几十万人口,未满十八生育者难产的有多少,生不下孩子的又有多少。”
“找全长安的稳婆一问便知。”
闻言,李世民给了张阿难一个眼神。
后者匆匆的离开了甘露殿。
这事对大唐非常的关键,若真的如同李承乾所说,女子十四不适合生育的话,那对大唐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危害。
身为皇帝,他非常在意的就是人口。
盛世是什么?
第一要素的就是人口增长。
经过隋末乱世之后,大唐户籍人口不如隋朝鼎盛时期的三成。
长孙皇后则是和李承乾聊起了这十四成婚的危害。
而李承乾把知晓的都告知了长孙皇后。
什么年龄太小生育会减少寿命,不止胎儿保不住,甚至有可能女子也有可能大出血丧命,哪怕捡回一条命,也有可能一辈子丧失生育能力。
当然这不是百分之百的。
基本上是五五开。
听后的长孙皇后开始有些庆幸自己是另外五成之中的一个。
同样经过李承乾的讲解,长孙皇后深信不疑,因为她发现自己虽然有气疾,可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要不是有宫内的太医用药撑着,恐怕在寻常人家早已不在人世了。
两个时辰后。
哪怕是用晚膳时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没有胃口吃东西,更多的是想知道调查结果。
在张阿难不断的催促中,调查结果总算出来了。
李世民看着锦衣卫上报的内容,脸色极其的难看。
“真的如此高?”李世民不敢置信的询问向张阿难。
而张阿难早就得知了里面的情况,拱手回复道:“陛下,这是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询问了长安城和宫内的一些稳婆,她们每年接生的孩子都有几十个。”
“锦衣卫询问的时候,就是按照太子殿下所说,十四岁的女子生育能够安全生产的有多少,结果就是不到五成。”
嘶~
长孙皇后听了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到五成?
岂不是一半都没有吗?
张阿难特意还谨慎的提醒道:“陛下,包括官府和户部的记录,光长安县一地,每年难产而死的产妇就三千余人,都是未满十八的产妇。”
三千?
李世民眼睛瞬间红了。
光长安县一地就有三千,那么天下这么多县又该有多少?
李承乾适时的插嘴道:“父皇,其实查验也非常的简单,长安城不说达官显贵,就说平常的农户,随便一问,很少有女子和男子能够携手到老的,基本上都是二娶三娶。”
“有些农户家里贫穷,为了传宗接代,连着娶了三个媳妇都难产而死也不是没有。”
“未满十八怀孕生子,确实是弊端。”
“孙神医曾说过,女子一生能有四百次怀孕的机会,而孩子最多则可以生产二十人。就长安县一地每年难产而死的的女子有三千余人,再等他们四年五年,三千人每人生三个那就是九千呢?”
九千?
嘶~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完全被李承乾这个陷阱给套进去了。
明面上的三千是真实的。
而李承乾却用假设,给了个九千未知的数字。
但听到耳朵里,一进一出就是一万两千人,比打一场仗损耗的人都多。
李世民能不心疼吗?
“传召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
不等李世民说完,长孙皇后连忙开口道:“陛下,如今夜已深,有事还是明日早朝再说吧?”
“而且,也能让锦衣卫连夜去查找更充分的证据不是?”
想了想,李世民觉得有道理。
便吩咐张阿难道:“让锦衣卫连夜去彻查此事,明日上朝之时,朕要更多的证据。”
要推翻一条政令可不是那么简单,最起码要大臣们支持。
证据也要更加的充分。
“喏。”张阿难拱手应是。
李承乾就像无所事事一般,站在一旁。
不料被李世民直接点名道:“太子早些回去歇息,明日记得来上朝,这事既然是你提出来的,那么也需要由你跟百官解释清楚。”
“啊?”李承乾傻眼了。
还要上朝?
但赐婚一事李世民都没答应下来,看着对方的眼神,很明显是有威胁的意味,李承乾无奈只能拱手答应下来:“是。”
李世民这才满意,扶着长孙皇后回立政殿歇息了。
喜欢。
第748章 未满十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