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1章 生命财产安全[1/2页]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9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东宫。
     一天李承乾都在长安城忙活,此时回东宫,直接累瘫在了摇椅之上。
     双眼无精打采,咬牙切齿道:“下次再也不接这种费力的活计了。”
     王泉心疼的端了冷饮过来。
     接过冷饮,李承乾便大口大口的往嘴里灌。
     去除了不少暑气,这才舒服许多。
     “王泉,今日抓了多少人?”
     王泉想了想,道:“五千余人。”
     “这么多?”李承乾惊讶了一下。
     “回太子殿下,除了捉钱令史和一些闹事之人,剩下的三千余全都是富通钱庄的人。”
     李承乾诧异了一下。
     果然世家不可小觑,短短时间,光要债的队伍都如此庞大。
     要是让它发展个几年,恐怕整个大唐都毁了,就如同后世的那些90后,八成以上都是负债。
     毁了一代人。
     王泉顿了顿,这才低声道:“殿下,今日如此大动作,明日上朝定有人弹劾,要不要明确称病?”
     称病怎么也好过上朝听那些人口吐芬芳来的好。
     再说这种事情,太子殿下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只要感觉苗头不对,他都会称病。
     李承乾手撑在了下巴摩挲一番,最后撇嘴道:“不行,孤怎么能退群,这朝孤还是要去上。”
     “喏。”王泉面上多了几分担忧。
     ……
     黑夜退却,鱼肚白泛起。
     李承乾被强制开机,打着瞌睡来到了太极宫门前。
     此时已经有不少的文武大臣在等着了。
     注意到世家官员围成了一个小圈,王泉轻轻推了推李承乾,低声提醒道:“殿下,世家官员正往这边看呢。”
     “在哪?”
     李承乾昏昏欲睡立马清醒,随着王泉视线看过去,过来看见了几个熟悉的五姓七望官员。
     旁边则是一些关陇士族的官员。
     看似亲密无比,可还是有一些距离。
     嘴角一勾,对着五姓七望官员,李承乾咧嘴一笑。
     那样子有多贱,就有多贱。
     弄的五姓七望那些官员各个都气的脸红脖子粗。
     宫门打开。
     原本要过来站队的李靖和魏征也只能跟着队伍先进宫。
     不愿意和大家一起挤,李承乾是最后进入的。
     刚踏入太极殿的时候,百官低声议论的声音戛然而止,统统注视着李承乾。
     昨日太子可是设了风闻鼓,专门可以让百姓申冤的。
     这鼓不可怕,因为太极宫也有。可怕的是,太极宫的宫门前就登闻鼓,敲击登闻鼓可是有先决条件的。
     最轻的都需要进行杖刑。
     搞不好敲击登闻鼓,还会丢了性命。
     而东宫的风闻鼓,完全没有条件,只要是有冤情,即可敲击。
     涉案人哪怕是皇室成员,亦可状告。
     这意味着,未来不管是谁,李承乾都会插手案件,直到水落石出。
     特别是五姓七望官员,眉头紧锁,看着李承乾的眼神,眼底带着狠戾。
     对此,李承乾毫不在意,看见与看不见都是这样。自从成为太子那一日,他便是孤家寡人,不可能和五姓七望站在一起。
     要是站在一起,等同于让李世民这个皇帝不满又或者忌惮。
     “呀。”李承乾揣着双手走到了郑仁基身边,惊讶的喊道:“郑府尹,今日还有时间上朝?”
     郑仁基一愣,讪讪一笑。
     他也不想来上朝,可奈何没办法,朝中规矩。
     总不能告假吧?
     啧啧啧!
     李承乾啧了几声,惋惜的说了声:“郑府尹这两日恐怕要辛苦了,整个东市全是百姓,这治安可不太好维持。身为京兆尹,你可要小心百姓闹事,被人抓住了把柄,当心头顶的帽子。”
     哈哈哈!
     说完之后,李承乾哈哈一笑。
     虽然未上朝,可百官们议论之声也是悄咪咪的,也只有李承乾才敢如此大声嘲笑。
     笑完之后,李承乾看了眼其余的五姓七望官员,忽然道:“不知道富通钱庄背后的东家是何人,听说现在富通钱庄每日只开四个时辰,满东市全是百姓,这富通钱庄如此做确实寒心。”
     说着说着,他露出了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
     “不过没关系,昨日父皇下了旨意,天下所有钱庄开设必须要父皇和朝廷的审核,富通钱庄既然开了,审核就不需要了,不过新的规定还是需要的。”
     新规定?
     这下五姓七望对视观望,眼中尽是迷茫。
     什么新规定?
     百官也是如此,除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戴胄四人之外,恐怕知道这件事的也不多。
     主要圣旨上并未写明新规。
     “陛下到。”
     在大伙发愣之际,李世民来了。
     李承乾也只能无奈的走到了武将的前端,恭敬站着。
     觉得困意,他还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后面一句话,是李承乾拍完马屁,李世民不要脸的让礼部加进去的。
     李世民每日上朝听这话,嘴角都不自觉的勾起:“平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即看见了李承乾。
     这也是李世民养成的习惯,来的第一件事看看逆子到没到。
     没到就会询问。
     “不知诸位爱卿,今日有何事启奏?”
     李世民问话,百官们均是你看我,我看你,一声不吭。
     有什么事?
     现在大唐属于国泰民安,哪怕有水患和干旱,只是在朝堂上议论稍后问题。
     户部不需要筹粮。
     吏部不需要派人去监督。
     只需要户部一句话,聚宝盆商行便能以最快的速度调粮去受灾地。
     比朝廷的速度还快。
     只需要户部到时结算银钱即可,毕竟粮食也需要花钱购买的。
     到了受灾的地方,就开始以工代赈。
     干旱,就让百姓去挖水渠引水。第281章 生命财产安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