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承乾离开的时候,村口不远处出现了两个人。
     一个拄着木头,须发皆白的老头。
     另一个是看上去十二三的小道士。
     “师傅,这就是南崖村吗?”
     老头点了点头,摸了一把胡须满脸笑意:“早就听闻太子殿下乃神人,南崖村不止收容了万余难民,还弄了一个孤儿院。”
     “大唐有此太子,百姓幸也。”
     小道童不解挠了挠头,实在搞不清楚师傅明明可以直接去长安,可偏偏绕几十里地来看这南崖村。
     “师傅,我们要进去吗?”小道童舔了舔唇。
     能看出来他是渴了。
     老头看了眼小道童,呵呵一乐:“既然来了,去看看也好。”
     说着,一老一小便向着南崖村走去。
     就在此时,李承乾双手负背的出现在了原先孤儿院的操场。
     身后跟着陈管家。
     “陈管家,这个孤儿院到时安排给收容的难民吧。”
     “是。”陈管家跟在身后,恭敬的回应了一声,不过还是多问了一嘴:“殿下,已经开春了,有些难民似乎想要回去,这……”
     确实如此。
     并不是说南崖村亏待了他们。
     而是这几个月,在这里赚的钱,差不多顶得上以往半年所赚的钱。
     可人都是有思乡之情。
     李承乾眉头微微蹙起,叹息一声:“行吧,看看多少人愿意留下,愿意留下的可以先安排住这边。”
     不管怎么说,难民所待的地方是临时搭建的。
     原先的孤儿院怎么样也比临时搭建的屋子要好。
     说罢,他又想起一件事:“对了,如果他们要回去,陈管家你替孤给每人五百文当作路费。”
     “是,太子殿下仁善。”陈管家恭维了一句。
     李承乾摇头失笑了一会儿,看了眼整个南崖村。
     这边属于整个南崖村地势最高的地方。
     能够一眼看完整个南崖村。
     整个南崖村开始忙碌了起来,工坊与工坊之间全都是人影攒动。
     “对了,火器工坊那边半年时间能够生产一千杆火枪吗?”李承乾想到了冬季出征突厥之事。
     既然要出征突厥,火枪必定要准备。
     现下已有千余杆火枪。
     在准备一千杆,想必足够了。
     陈管家紧紧皱眉:“殿下,半年时间一千杆或许有些困难,不过让工匠们赶赶工,估计来得及。”
     一个月现在能够生产一百杆左右。
     半年也就是六百杆。
     加班加点,一千杆应该没问题。
     李承乾却摇了摇头:“火器工坊本就是细致活,夏日来了更是燥热难耐,如果赶工质量肯定无法保证。”
     “这是送去战场的杀器,不可马虎。多招一批工匠便是,或者从南崖村工坊中挑几个放心的,可以让他们学习。”
     “是,太子殿下考虑周全,某佩服。”陈管家也是反应过来。
     火器制作不易,万一出了问题容易炸膛。
     要是影响战场局势,那他万死难辞其咎了。
     李承乾对着卫规和王泉挥了挥手,示意两人退开。
     这才从袖中拿出了几张图纸。
     “陈管家,这是大唐国之重器,找几个可信的工匠秘密研制。”李承乾将图纸递给陈管家,嘱咐道:“这比火枪更重要,选出来的工匠,将其家人安置好,绝对不能与南崖村工人接触,切记,保密。”
     看李承乾神情如此凝重,陈管家也是无比慎重,接过图纸的双手都在颤抖。
     也不敢去打开看。
     “殿下放心,我一定会办妥此事,研制出此物之前我绝对不会踏出南崖村半步。”
     陈管家这也算是做了保证。
     不说国之重器这话的严重性,就自己已经贴上了太子的标签,就不得不慎重对待。
     之前虽然是裴寂之人,可在南崖村如此之久,陈管家也想通了。
     那是之前,现在他是太子的人了。
     李承乾严肃的点点头,倒不是不信任陈管家。
     只是这东西要是泄漏,李世民恐怕在宫里都睡不安稳了。
     “过些时日,孤便会去和裴司空说说,让你儿子负责林邑粮食交易一事。”
     “谢太子殿下。”陈管家欣喜不已。
     林邑粮食交易他也是知道的。
     太子殿下重要的布局,基本是肥差了。
     办好了,说不定自己儿子便能一路高升。
     在太子殿下的扶持下,自己儿子去了基本上是镀金的,只要不出错,高升也只是时间问题。
     “嗯嗯。”
     就在两人交谈之时,村口忽然传来了守卫的暴吼之声。
     “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
     李承乾皱起了眉。
     “太子殿下,肯定是听闻南崖村工钱高,所以过来做工的,这段时日这样的人很多。我怕是世家安排的人,便没同意。”陈管家将图纸收进了袖子拱手道。
     “

第234章 孙思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