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1章 慈爱的长孙皇后[2/2页]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9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良久之后,李世民才开始询问。
     “太子,足球之事,朕可替你挡着一段时日。但你务必要尽快让百官明白此事对大唐的益处,不然朕也保不住你。”
     “是。”李承乾早就猜测到了这种结果。
     不管如何,太子开铺赌球,名声不好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要是能够展现出此事有益于大唐,肯定也就没人追究这事。
     李世民微微颔首,紧接着道:“还有关于出征突厥之事,朕已经定在了今年,希望你那火枪能够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一听今年出征突厥,李承乾不敢置信的抬头看向了李世民。
     按照历史,灭东突厥是贞观四年。
     出征是贞观三年十月左右。
     而现在李世民竟然贞观二年就要出征,李承乾可不认为是自己的计策影响了李世民。
     恐怕是自己之前说的那些事,让李世民重视了。
     认为这世界上还有好几只大老虎,唐朝发展要加快了。
     “怎么,太子有何问题?”久久没听见李承乾回答,李世民有些不悦的问道。
     之前不是还积极献策要出征突厥吗?
     怎么这下不吭声了。
     李承乾反应过来,连忙趴在地上:“父皇,儿臣没有问题,只是……”
     想到贞观刚开始的几年草原都遭遇了雪灾。
     如果要出征,最好的时机在冬季。
     “只是儿臣认为,十月出征突厥时间最佳。”
     “哦?”李世民虽然也是如此想的,但还是想听听李承乾的意见:“说说,为何?”
     李承乾思忖一番,才开口道:“回父皇,草原冬季遭灾一般都不会是一年。去岁草原遭遇了雪灾,想必今岁草原必定寒冷。”
     “草原寒冷,牛羊牲畜肯定缺乏食物,牧民也是受不了寒冷的冬季,所以突厥此时肯定是最薄弱的。”
     “嗯。”李世民跟突厥打了半辈子的仗,这些肯定是知道的,满意的点点头:“还有呢?”
     李承乾不做思索的继续道:“还有便是去岁颉利和突利等部落出现了分歧,如大唐出使拉拢,乘胜追击之下,想必其余部落定能归附大唐。”
     “大唐出征讨伐颉利,还能以此为借口,化作神圣的救世主,拯救草原百姓的名义,想必其余草原部落,绝对会袖手旁观。”
     李世民眼前亮了亮。
     对呀。
     之前他想的是报渭水之仇,确实没有好的借口撕毁盟约。
     如果能够得到其余草原部落支持,收拾颉利肯定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名正言顺的出征。
     天下自然无人能说他李世民是背信弃义之人。
     “好,此计甚妙。”
     长孙皇后靠在床头,也是欣慰的看着李承乾。
     才九岁,就能够如此了解军事,想必未来也是一位不错的帝王。
     “陛下,承乾要是办完比赛一事,想必能够让他上朝听政了吧?”长孙皇后平时很少参与政事,可眼看自己儿子如此,觉得应该多跟着李世民和大臣们学习也不是差事:“只要解决了彩票一事,想必朝堂也不会有人反对。”
     李承乾非常意外的看向了长孙皇后。
     历史上李承乾是十二岁上朝听政,已经是整个历史较早上朝的太子了。
     没想到现在一向不干涉朝政的长孙皇后,竟然为自己说好话。
     李承乾内心是感动的。
     虽然不知道历史上的李承乾为何十二岁上朝听政,但这一刻他立马开口回绝道:“儿臣谢过母后,只是儿臣还小,还需要长身体,每日起的太早,影响发育,会长不高的。”
     本来还纠结的李世民忽然听见李承乾如此说,也是笑了笑:“既然如此,那就再晚两年。”
     随后安慰长孙皇后。
     ”观音婢,承乾现在还小,这事过两年再说吧,现下最重要的是你的身体。”
     “嗯嗯。”长孙皇后也没有露出失落的表情,依旧是甜蜜无比。
     本来还不知道如何回绝的李世民,拥抱着长孙皇后,看了眼跪着的李承乾,不知道为什么,顺眼不少。
     光出征突厥的理由,就让李世民非常满意。
     还主动提出不上朝听政,解决了他的尴尬,更是满意了。
     毕竟满朝文武,恐怕除了武将不反对以外,文官都会反对李承乾上朝听政。
     给出的理由肯定是年纪小等等理由。
     实际李世民也明白,李承乾差不多把文官快得罪完了,特别是世家和勋贵。
     这群人肯定不会同意李承乾提前上朝听政。
     长孙皇后也是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所以也没有怪李承乾拒绝,而是更加的欣慰。
     自己儿子能够考虑长远是好事。
     只要到了年纪,太子自然可以上朝听政,倒是百官也拒绝不了了。
    喜欢。
  

第231章 慈爱的长孙皇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