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让李承乾真的是无语至极。
     “既然魏师来了,那我们便一起去吧。”
     说着,李承乾便下了马。
     王泉掏出了自己的东宫令牌,然后将三匹马交给了城门的守将看守。
     看见东宫令牌,城门守将自然是奉命行事,可看向李承乾的眼神,带着一丝疑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知道太子为何要将马匹放在城门处,徒步往难民的方向走去。
     难道是去看难民?
     可太子才多大?
     想不通,城门守将也不多想了,撇撇嘴就将马交给了手下的人处理了。
     李承乾走出城门,发现长安城外广阔的平原上,已经有三三两两那种破破烂烂的帐篷。
     说是帐篷,倒不如说是几根树枝上遮了一块布。
     这一幕让他剑眉紧拧。
     “太子殿下,前面就是难民安置的地方了。”魏征也是皱着眉说了一声。
     长安县和万年县听说了有难民,第一时间组织了武侯和衙役搭建了这些破破烂烂的帐篷,也算是尽了一份心。
     毕竟两个县衙也是穷的不行。
     李承乾负手边走边道:“为何朝廷不专门设置一个难民营,这样难民也知道何处能去,何处不能去,不是更加的方便吗?”
     安置难民,难道不就应该这样吗?
     没想到唐朝安置难民就是拿几根树枝和几块破布。
     既不能遮风,也不能避雨的,这能干什么?
     看见远处难民的时候,魏征就眉头没有松开过,唉声叹气的解释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国库没钱,所以安置难民需要陛下与大臣们商议。”
     “以往都是陛下做出了决定,再由朝臣与五姓七望这些世家商议,世家们要拿出一些粮食来赈灾。”
     “可今岁有些不同,朝廷和五姓七望闹的如此之僵,太子殿下的聚宝盆商行又抢了五姓七望如此之多的生意,他们怎么可能还会拿出粮食来赈灾呢?”
     李承乾算是听懂了。
     好赖,这都怪他头上呗。
     带点脑子的都能够听出来魏征的意思。
     太子你抢了五姓七望的生意,以前五姓七望拿粮食赈灾,现在是不是应该你太子出了?
     李承乾无语的撇撇嘴,抬手招了招。
     很快王泉便小跑靠近,弯着腰轻声询问道:“殿下有何吩咐?”
     “去告诉裴寂,将及时彩和乐透彩筹集的慈善金全都拿出来,全部拿来购买胡商或者突厥的那种帐篷,数量不够那就从聚宝盆商行和大唐会所拿钱。”
     “是。”王泉连忙应声,便小跑着回城门的地方去骑马了。
     魏征听闻,有些诧异道:“太子殿下,据我所知,聚宝盆商行和大唐会所已无钱可用了吧?”
     这事想知道并不难。
     李承乾也是憨笑了一声。
     “那又如何,聚宝盆如此的金字招牌,随便找几个商贾以货抵债,也有不少人愿意借吧?”
     “何况聚宝盆商行和大唐会所背后是孤的产业,大家都心知肚明。未来的皇帝,借不到钱?这不是开玩笑嘛。”
     说完,他便潇洒的走向了难民聚集的地方。
     魏征在身后皱眉看着李承乾小小年纪的背影,有些惊讶。
     没想到聚宝盆商行没钱的时候,会去借钱。
     这倒也说得通,毕竟李承乾说的没错,聚宝盆商行是一块金字招牌,李承乾的身份又摆在那里,商贾巴不得送钱上门。
     以前或许不会,有五姓七望威慑。
     可现在的五姓七望除了在地方上有些威慑,在长安城已经是毫无还手之力了。
     最引以为傲的断粮都被李承乾解决了,他们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想完,魏征也是急步追上了李承乾。
     李承乾此时也是离难民们越来越近,隔着十几米的距离就能闻到一股恶臭味。
     这种味道让他很不舒服,小眉头皱的紧紧的。
     可看见一些孩子躲在父母和老人的怀里一直叫饿声,李承乾心情非常的沉重。
     想想穿越之前,哪怕是大灾大难,也不会让灾民如此。
     国强便是民强的道理,必须要在大唐贯彻到底。
     连赈灾朝廷都拿不出粮食,这是多可笑可悲。
     李承乾看了眼城门的方向,已经开始有些埋怨裴寂办事的效率为何如此之慢。
     已经一个时辰过去了,粮食为何还未到城外。
     “太......小郎君,你慢点。”魏征本来想叫太子殿下,可一想现在在外面,肯定不能这么称呼。
     要是被这些难民知道,太子来了,还不全都扑上来。
     李承乾抬手挥了挥,示意无碍。
    喜欢。
  

第193章 出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