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1章 五姓七望再出招[2/2页]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9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世民最勇猛的前锋。
     纸张书籍危机,李承乾轻易的就能化解。
     店铺关门,人家李承乾弄个大唐会所,专门将大唐的一些商贾聚集到他的名下,算是有他给大家撑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本这些零散的商贾连五姓七望都看不上。
     可就是这些商贾,让长安城的一些店铺又重新开业了,生意还比之前火爆了。
     能不火爆吗?
     五姓七望世家的店铺全关了,以前有十家店竞争,现在少了六七家,当然生意好了。
     再说粮食,在朝廷粮仓已经所剩不多的情况下,忽然出现了大批量的粮食,打了五姓七望措手不及。
     在座五姓七望之人都不说话了,因为他们都不知道如何跟朝廷对抗了。
     特别是王珪和郑仁基,这几日他们除了被主家责怪以外,赚的钱少了,后院都快起火了。
     崔仁师没好气的冷哼了一声:“哼,现下朝廷有大把的粮食,我们肯定不能这么对抗下去。”
     顿了顿,他有些惋惜的继续道:
     “我们博陵崔氏近两个月因为没有卖粮食,等秋收之后粮食估计都没有地方存放,所以我跟主家那边商量了,准备低价卖粮。”
     什么?
     其余六家人纷纷看向了崔仁师,有些不敢置信。
     之前是不卖,现在是低价卖?
     这是什么操作?
     崔仁师知道大家的想法,便解释道:“如果集合我们五姓七望在全大唐的威望,低价卖粮食,那么朝廷的那些粮食只能堆着发霉,这对朝廷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等朝廷粮仓堆满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会变的着急。”
     说完这话,崔仁师嘴角带起了冷笑。
     凭借博陵崔氏的粮仓,哪怕低价卖,足以卖个一两年的,他们根本不怕会亏钱。
     反正那些佃户都是贱民。
     吃饱了就容易闹事,只要饿不死就成。
     其余几家人对视一眼,忽然眼前一亮,感觉崔仁师的办法不错。
     “太原王氏支持。”
     “荥阳郑氏支持。”
     “清河崔氏支持。”
     。。。。。。
     很快其余六家人纷纷都站出来支持。
     其实大家也是各怀鬼胎。
     对于王珪和郑仁基来说,现在正是要赚钱的时候,如果能够帮着博陵崔氏卖粮食,肯定能赚不少钱。
     而清河崔氏的崔以玄则是和他们不同,想的是低价屯粮食,这样酒水的成本不就下来了。
     这次崔仁师的办法,五姓七望实施的非常快。
     从长安到洛阳,短短几日时间就辐射了全大唐的粮铺,一起降价。
     原先升到了几十文一斗的粮食在李承乾的努力下重新回到了四文一斗。
     可现在在五姓七望的推波助澜下,一斗粮食仅需三文钱。
     百姓们,看见这粮价如此便宜,纷纷都开始往家里搬粮食,以免什么时候粮食又卖到了天价。
     甚至有些人看见了商机,专门将长安洛阳的粮食买来,然后去一些偏远的地方卖粮食,左右手一倒,就是五成的利润。
     东宫。
     李承乾自从回来之后,便开始让工匠把东宫的一些空旷之地都种上了花花草草,甚至还弄了不少的石头过来点缀。
     现在的东宫弄的就像是江南那种园林一般。
     鸟语花香......嗯,虽然鸟都飞跑了,花也没有开。
     但是这种意境有了。
     除了弄这些花花草草,还专门给舞台剧弄了几个新的剧本,专门让她们这些舞姬练习,到时候准备慈善拍卖会上用。
     “王泉,关于拍卖会的一些规则,都印出来了吗?”李承乾闲来无事摆弄着笔墨。
     只是写出来的字,让站在旁边的王泉有些不忍直视。
     真想说一句:太子殿下,还是好好读书吧。
     不过这话他只能想想,不敢说出口。
     “殿下,昨日已经印出来了。”王泉如实回道,但还是有些纳闷的问道:“殿下,为何要让那些贵妇人捐出东西,然后拿出来拍卖,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让他们直接捐钱不就行了吗?”
     王泉实在想不明白李承乾的操作。
     直接捐不就好了,干嘛还要让她们把自己的东西捐出来,然后进行拍卖?
     这样不麻烦吗?
     “多此一举?”
     李承乾刚写好一个圈字,嘴角冷冷一笑:“自己的东西要是卖的便宜了,那些好面子的达官显贵会乐意吗?”
     这么一说,王泉瞬间明白意思了。
     同时他眼前一亮,看着李承乾露出了崇拜的眼神。
     “殿下真是料事如神,连这种办法都能够想得出来。”
    喜欢。
  

第151章 五姓七望再出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