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2章 顶天立地[1/2页]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9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阳光明媚的一天。
     李承乾准备出发,太上皇李渊和长孙皇后相继来了到了东宫。
     看着已经准备行囊出发的李承乾,长孙皇后红了眼眶:“承乾。”
     “母后。”李承乾心绪复杂的看着已经微微显怀的长孙皇后,拱了拱手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儿不孝,让母后担忧了。”
     “呜呜呜。”
     听见这话长孙皇后瞬间泪水便涌出了眼眶。
     这可是十月怀胎的孩子啊,她的长子的,本可锦衣玉食,奈何现在要去为朝廷筹粮,瞬间对李世民便有了怨恨。
     李承乾看了眼,已经满头白发的太上皇李渊也拱了拱手:“皇爷爷,此事您不要怪父皇,一切都是孙儿自己决定的,朝廷危难之际,身为太子,岂能袖手旁观。”
     “好好好。”太上皇李渊也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忽然多愁善感起来,上前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有无数的话语都哽咽在喉头,可就是说不出来。
     看着已经准备齐全的队伍,李承乾再次拱手道:“皇爷爷,母后,队伍要出发了。”
     长孙皇后已经泣不成声了,李渊只能代劳挥挥手:“去吧。”
     说话的时候,他的声音也是哽咽的。
     李承乾坚定地点了点头,在王泉的辅助下,艰难的跨上了马。
     不是他想骑马,而是只有三日时间,如果不骑马的话,恐怕根本到不了。
     哪怕是走水路,从长安到江南都需要四五日的时间。
     所以骑马是最快的,只能到驿站的时候换马,连夜奔袭。
     大唐会所那边已经和马周连夜出发,提前了李承乾一日。
     李承乾则是带着猛虎营三百将士出发。
     虽然比不了皇帝的出行标准,可三百人的队伍已经引起了世家的注意。
     看着小小的身影上马都如此艰难,长孙皇后委屈,害怕,紧张,可就是不敢说出来。
     皇家之事,关乎到李唐江山之事,长孙皇后总能把握住自己的分寸,哪怕是这种时候。
     知道哪怕是她站出来反对,也是无用功。
     昨日她就和太上皇在甘露殿等了两个时辰,可李世民就是不见。
     身为皇后的长孙也是无可奈何。
     李渊看着李承乾的身影已经消失,忽然红了眼眶感慨道:“我李家男儿顶天立地,世民十六岁就参军,十八岁就领兵打仗,承乾九岁就知道解决朝廷之难亲下江南,未来一定是明君也。”
     听见这话的长孙皇后哭泣之声更大了。
     或许别人会羡慕皇帝,羡慕帝王家,可身在帝王家的长孙皇后非常的清楚,李世民是有多不容易,想要做好皇帝是多不容易。
     未来她的儿子也要如此不容易。
     可又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李承乾必须是太子,也必须是太子,这是他的命,也是上天的安排。
     就在三百多人的队伍到了宫墙之外,李世民站在城墙之上双拳紧握,眼中除了疼爱之色便是暴怒。
     是对世家的愤怒,是对五姓七望步步紧逼的怒火。
     他暗自发誓,只要能过这关,必定要让五姓七望彻底覆灭。
     “陛下,一切都安排好了,百骑司的人会一路紧随太子殿下安全抵达江南。”张阿难此时小步过来拱手对李世民汇报道。
     “嗯。”
     李世民露出了帝王的威严之色。
     站在三步之遥的张阿难都能够感受到李世民身上不同的气场。
     暴戾!
     看来这事要是解决了,恐怕要死很多人。
     队伍是从朱雀大道一路行进的,李承乾小小的年纪被众人拱卫着,旁边骑马的便是王泉和卫规,就是纥干承基。
     此时的纥干承基已经是校尉了,和卫规一个级别。
     但是不同的便是纥干承基属于猛虎营的校尉,而卫规是东宫校尉。
     级别不差,所属规模差了很多。
     长安城的百姓也是看见了队伍,纷纷站在了道路的两旁。
     走近的时候才发现是太子殿下的队伍,眼神瞩目看着中间骑马的孩子。
     让一些大人羡慕,让一些孩子觉得好玩儿。
     李承乾并没有多想,看见如此之多的人站在原地注视自己,他还笑着跟大家挥手。
     可收到的是一脸的冷漠。
     “殿下......”王泉本想解释一番。
     可不料被李承乾直接打断道:“孤知道,他们心中有怨气,正怪朝廷呢。”
     “是。”王泉尴尬的抿抿唇。
     李承乾却冷哼一声:“百姓不知情,可五姓七望的所作所为绝对会被天下人唾弃,驾!”
     说完之后,他便甩动了缰绳。
     马儿如箭矢一般飞射出去。
     “殿下。”
     “殿下。”
     “殿下。”
     王泉和卫规、纥干承基看李承乾忽然加速,都紧张的不行,喊了一声也是快速架着马追了上去。
     后面三百名猛虎营的将

第112章 顶天立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