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章 李承乾监考[1/2页]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9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个时辰后,马周被请出了东宫。
     再回常何府上的时候,路上忽然碰见了几个衣衫褴褛的学子,一看就是寒门出身。
     “你们听说了吗?听说这次主持科考的是太子殿下。”
     “太子不是才九岁吗?”
     “是啊,九岁的孩子,怎么主持科考啊。”
     “唉,早听说有些学子已经投靠了世家的门下,我们又有什么出头之日呢。”
     “不是这样的,听说这次科举太子殿下为了防止作弊,制定了新的规定。”
     “那又怎么样,那些世家手眼通天,太子殿下才九岁,相处的办法哪能跟那些世家比啊。”
     。。。。。。
     马周看着渐行渐远的几个学子,听着他们讨论的事情,李承乾的话犹如种种敲击在他的耳边。
     大唐,难道真的要掌控在世家手里吗?
     九岁的太子殿下都知道反抗,他马周难道真的贪生怕死?
     只为了一时的功勋名利?
     。。。。。。。
     很快,到了科举的日子。
     地点安排在了国子监,长孙无忌和礼部尚书唐俭已经早早的就到了地方。
     “太子殿下还没来吗?”唐俭左右张望的看了看。
     长孙无忌头也没抬的皱眉道:“还没。”
     这是太子第一次奉旨办事,身为亲舅舅的长孙无忌心里也是没底。
     虽然听着李承乾的安排认为很完美,可就怕临时把事情搞砸了。
     闻言的唐俭也是跟着皱起了眉:“马上开始了,太子殿下怎么还没来。”
     看着满屋子的礼部官员,唐俭有些焦急起来。
     真的是万事俱备,只差太子殿下过来做做样子,监考了。
     “太子殿下来了。”
     忽然有个人喊了一声。
     紧接着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纷纷往门口的方向看去。
     一个孩子的身影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不是李承乾还能是谁。
     “拜见太子殿下。”众官员一齐行礼道。
     李承乾上前两步,春风满面的轻扶了一下长孙无忌和唐俭:“舅舅,唐尚书不必客气,快起来吧。”
     “是。”长孙无忌和唐俭随着李承乾的话,站直了腰。
     身后一众官员亦是如此。
     李承乾看了眼四周,呆头呆脑的问道:“开始考试了吗?”
     “回禀太子殿下,还没有,都在等您呢。”唐俭微微一笑。
     这让李承乾小眉头立马皱了起来:“等孤作甚?就按照你们之前的规矩开始就成,孤就是来做个监考,主要还是后面阅卷的事情,其它的照旧即可。”
     “是。”唐俭拱了拱手,很快就开始安排考官入场了。
     其中不乏一些五姓七望的官员和勋贵官员。
     在考官们出发之前,李承乾突然问了一句:“都还记得糊名的要求吧?哪怕是你们考官都不能去查看试卷,让考生开考之前写上名字,然后用纸糊好名字,然后卷着上交,考官只负责监考不负责阅卷,都明白吗?”
     “明白。”众考官纷纷颔首。
     大唐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科举,光考官都有百名之多。
     一个个监督,李承乾肯定是监督不过来的,而且朝中除了武将大多数是李世民的人,文官里面大多数还是世家的人。
     这一点就非常头疼。
     真是人到用时方恨少啊。
     看着礼部挑选出来的官员,大部分都是膘肥体胖,平时肯定没少吃。
     对于这种情况,李承乾也只是无奈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唉。”
     “太子殿下,是觉得有什么不对吗?”听着李承乾的叹息,唐俭连忙问道。
     生怕哪里做的不到位,到时候惹得李承乾不满,回到李世民那里告状。
     旁边的长孙无忌看李承乾一副忧愁的模样,也是感到奇怪。
     “唐尚书不必慌张。”李承乾走到首位的蒲团上坐了下来,目光炯炯盯着门外道:“想我大唐武将如云,人才济济,为何朝堂皆是一群肚满肥肠之辈?”
     “百姓紧衣缩食,而这群当官的却是肚子滚圆,被外邦之人一看便知道大唐官员都是贪官之流。要是各个如魏师般正气,又何来奸佞之人与外贼勾结呢。”
     听君一席话,便是一席话。
     唐俭完全没有听懂李承乾话里的意思。
     是想表达当官的胖?老百姓吃不饱饭?
     可又为什么扯到与外人勾结上面?
     难道光看人就能够看出来此人是否与外贼勾结?
     唐俭没听明白,可长孙无忌何等人物,怎么会不知道李承乾的意思。
     表面上拿老百姓和外贼说事,无非就是在说世家没一个好东西。
第50章 李承乾监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