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同过往无数次大朝会一般,流程按部就班地展开。
     先是一些被安排了紧急任务、刚刚风尘仆仆赶回京城的外地官员出列奏报。
     她们的声音在大殿中显得有些空旷,不知是不是秋日的缘故,今日的汇报内容多是税赋征收和粮食产量,语速较快,力求简洁。
     殿内气氛凝重,只有汇报者的声音和偶尔女帝简短询问的回应在回荡。
     木锦之原本凝神静听,心中还在盘算着是否该在此时出列,将南江后续的收尾事宜也简明扼要地提一提。
     就在这时,一直如老僧入定般站在她前方不远处的工部尚书曹大人,忽然极其轻微地向她的方向侧了一下头,花白的鬓角在宫灯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
     曹尚书并未回头,只用几乎低不可闻的气音,从齿缝里挤出几个字。
     “你此时不用,等我说完再上前。”
     木锦之微微一怔,旋即心领神会。
     她同样保持着垂首恭立的姿态,身体不着痕迹地向曹尚书的方向靠近了半分,嘴唇微动,以同样细若蚊蚋的声音回应,“是,大人。”
     心中虽有疑惑,但她选择相信这位在工部浸淫数十年的老尚书的判断。
     很快,外地官员的奏报完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轮到了六部依次发言。
     吏部官员率先出列,不过关于各部门官员调派的整合她们早就已经写好了奏折交了上去,只简单提及了两个应当在今年被外派的京官,以及她们离开后会被空出来的职位。
     而后便是礼部,一开口便开始陈述即将到来的冬祭筹备事宜,还提到了春闱的准备之事,内容繁杂琐碎。
     就在礼部官员冗长的叙述声中,站在木锦之斜前方的燕清,趁着众人注意力稍移的间隙,极其小心地向她的方向挪了半步。
     燕清依旧微低着头,目光落在自己笏板上,嘴唇却极轻微地翕动,用只有木锦之能勉强捕捉到的气音说:“你回京之后直接面圣过了,她们这些都是半夜或者是刚赶回来的,没来得及面圣,只能在朝上挑重点说一些,余下的还要写了折子递上去。”
     木锦之瞬间了然。原来如此。
     她同样保持着肃立的姿态,嘴唇微不可察地动了动,“那我用像她们一样写折子吗?”
     一样的声音轻得如同叹息。
     燕清几不可查地轻轻摇头,气音再次传来,“你面圣的时候有什么没说的吗?”
     木锦之回忆了一下御书房中的详细奏对,肯定地以气音回应,“好像是都说了。”
     “那就不要,” 燕清的语气带着点同僚间的熟稔和务实,“省着费钱。”
     这“费钱”二字,瞬间勾起了木锦之关于荣国一项特殊制度的记忆。
     其他国家木锦之暂且不知,荣国的奏折用纸和书写竹简,皆由宫内专设工坊统一制造,并非官员可以随意采买。
     每位官员,按照品级高低,每月有定量的免费配额。
     像她们工部这样事务繁多、需要经常递折子的部门,以及那些远在地方、奏报频繁的非京官,就算是她们再怎么节省,也多少会有配额不够用的时候。
     白纸黑字,明文规定:一旦超出配额,每一份多要奏折,都需要额外支付费用。
     这笔费用通常会在当月的俸禄中直接扣除——说得再直白些,就是在俸禄还未发到官员手中之前,户部负责核计的官员就已经把这份“奏折钱”从账上划走了。
     因此,许多外派官员面对并非十万火急的事务时,往往会选择在傍晚城门关闭前入京。
     若能赶在宵禁前归家自然最好;若来不及,便在靠近皇城的官驿或客店暂歇一夜,简单梳洗休整,然后在第二日早朝上,将事情尽可能浓缩提炼,进行最简洁直白的口头汇报,以求省下那份额外的奏折开销。
    喜欢。
  

第421章 奏折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