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锦之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只道,“嗯,你也进去吧,风大。”
她甚至下意识地做了个挥手的动作,像是在催促他快些进门避风。
钱晓晓最后看了她一眼,终于提着灯笼,转身走进了那片属于他的院落黑暗之中。
灯笼的光晕随着他的身影移动,很快被院墙吞没,只留下门缝里透出的一线微光,随即,那线微光也消失了——门被轻轻阖上,门闩落下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木锦之站在原地,眼前骤然失去了那团温暖的橘黄色光晕,只剩下清冷的、铺天盖地的月光。
寒风似乎瞬间变得更加凛冽,毫无阻碍地穿透她的外袍,让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钱晓晓院门前的小径变得格外幽暗,远处的回廊仿佛隐藏在模糊的阴影里。
她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那寒意直冲肺腑,却让她混沌的头脑更加清醒了几分。
她拢紧了衣襟,独自一人踏上了返回主院的路。
没有了灯笼的指引,月光下的世界显得更加空旷寂寥。
树影在地上张牙舞爪,假山的轮廓如同蛰伏的巨兽。
脚步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孤单,只有她自己的呼吸声相伴。
钱晓晓最后那句“养足精神要紧”在耳边回响,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那些关于大朝会、大凰女、工部、户部、御史台、闫茉白的念头,并未完全消失,依旧像水底的暗藻,在意识的边缘浮动。
但此刻,它们似乎不再具有那种能将人吞噬的压迫感。
钱晓晓那句“重要的是您自己要什么,又能守住什么”如同一块压舱石,让她在纷乱的思绪之海中保持着一丝航向。
她想起木雁攥着点心睡死的憨态,想起钱晓晓提着灯笼在寒夜中静候的身影,想起那碗苦涩却回甘的醒酒汤……
这些细碎的片段,在这孤身行走的寒夜里,竟奇异地汇聚成一种微弱却真实的暖流,驱散了部分刺骨的冰凉。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她低声自语了一句,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力量。
与其在黑暗中无谓地焦虑猜测,不如养精蓄锐,直面即将到来的一切。
自己这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真是,越来越多愁善感。
都到了这地步了,无论三日后的大朝会是鸿门宴还是登云梯,她木锦之,总要去闯一闯。
月光清冷依旧,将她的影子长长地拖在身后。
她加快了脚步,朝着自己那灯火早已熄灭的院子走去。
寒风依旧在呼啸,但她的步伐却比来时更加坚定有力。
心里揣着事,木锦之难得在休沐的日子也起个大早。
窗外天色刚透出蟹壳青,几颗疏星还恋恋不舍地缀在天幕边缘。
深秋的晨风带着刺骨的凉意,从窗缝钻进来,激得她彻底清醒了。
她利落地翻身下床,披上外袍,推门走到院子里。
薄薄的晨雾还未散尽,空气清冽得像冰水,吸入肺腑,精神为之一振。
她舒展筋骨,在青石板铺就的院中空地上,打了一套简单却刚劲的拳法。
拳风带动衣袂猎猎作响,动作大开大合间,仿佛要将昨夜残存的郁气和酒意统统驱散。
几趟拳下来,额头微微见汗,那股因宿酒而起的多愁善感也烟消云散——说到底,还是酒惹的祸,她木锦之向来不是那等优柔寡断之人。
让人端来滚烫的热水,她痛痛快快地洗漱了一番,冰凉的手指浸入热水,舒适得让她眯了眯眼。
换上一身干净利落的深青色常服,束好腰带,她这才觉得神清气爽,腹中也空空如也,抬步便往饭厅走去。
她已吩咐人去唤钱晓晓和叶怀归一同用饭,顺便把昨天折腾半宿忘了交代的事情一并说了。
兴许是她起得太早,走进宽敞明亮的饭厅时,里面还空无一人。
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
第417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