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驾驶出了紫禁城那城门。
     车轮滚滚,马蹄得得,扬起了一路的烟尘,康熙又要南巡了,他要去视察江南的民生,去那片富饶土地感受风土人情。
     在他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里,监国的重任压在了皇太子胤礽的肩上。
     这个自幼便被康熙亲自教导读书习武的孩子,一直以来都被寄予了厚望。
     康熙的仪仗队伍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官道,整个紫禁城的氛围慢慢变得微妙起来。
     皇阿玛走了,胤礽的心中涌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难以言喻的滋味儿。
     那是一种既兴奋又紧张,既期待又不安的复杂情感,在他的心口翻涌。
     这种感觉,比起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真实得多,也让他心中的野心逐渐浮现。
     头几天,胤礽确实如他自己所承诺的那样,工作得非常卖力。
     每天清晨,天还未亮,他便早早地起床,匆匆赶往书房。
     那书案上,各地送来的奏章堆积如山,他端坐在书桌前,微微皱起眉头,全神贯注地审阅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奏折。
     这些奏折内容繁杂,有地方官员例行的请安问候,有催促钱粮的紧急事务。
     胤礽需要仔细分辨每份奏折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然后进行分拣和批注。
     “啧,这河道问题,那些老狐狸们又得开始争执不休了……”胤礽一边捏着一份奏折,一边低声嘟囔着。
     他拿起朱笔,本想在奏折上写点什么,但笔悬在半空中,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放下了。
     这件事情实在太过敏感,涉及的方面太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麻烦。
     胤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不敢轻易下笔。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认命一般铺开一张洁白的素笺,开始给远在南边的皇阿玛写信。
     “儿臣胤礽谨奏:河道总督一事涉及众多,儿臣愚笨,实在不敢擅自做主,恳请皇阿玛圣明裁决……”
     写完这封信后,胤礽轻轻地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心中那股刚刚接手大权时的兴奋劲儿,此刻已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憋屈感冲淡了许多。
     监国,说到底,还是‘传声筒一个罢了。
     这样的事情像一根一根细小的刺,轻轻地扎着胤礽的心。
     这“监国”的名头有了,权力也没有实实在在地交到胤礽的手中,很多事情还是得康熙拍板才行。
     在一些不大不小、但又确实需要有人拍板决定的事情上,胤礽也要给康熙去信,康熙在信中往往会留下一句“尔可酌情办理”。
     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给胤礽不少权力。
     很多事情虽然看似琐碎,但却至关重要,等胤礽大笔一挥,写下“准了”或者“照此办理”时,他能够感受到那种权力带来的满足感。
     看着下面办事的官员们毕恭毕敬地领命而去,他心中涌起一股“言出法随”的快感,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金科玉律一般,无人敢违背。
     这种权柄在握的感觉轻轻地挠着他的心尖尖,让他有些飘飘然。
    喜欢。
  

瓜尔佳氏4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