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螺钿梳妆盒一对,有着精致的工艺和细腻的纹理。
     西洋自鸣钟一座,每到整点可以会发出清脆悦耳的报时声。
     此外,还有田产包括城郊的上等良田三百亩,每年都能收获不少的粮食。
     铺子十间,分布在京城的繁华地段,嫁人后,也能为她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陪嫁二十个,包括丫头嬷嬷等,擅长各种技艺,能为和瑄婚后提供周到的服务。
     护卫二十名,个个身强体壮,武艺高强,护着郡主安全是没问题的。
     各种契书一应俱全,确保和瑄在婚后拥有足够的后盾。
     苏绣百件,每一件都是精美的绣品,针线细腻,图案精美。
     嫁妆里还有古玩字画,其中晋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幅,笔锋苍劲有力,气势磅礴。唐伯虎的山水图两幅,意境深远……
     和瑄的嫁妆足足102抬,装的都是好东西。
     时间很快来到了出嫁这天。
     外头提醒时辰的梆子声,在胡同里慢悠悠地打着转,时间好像也被这声音拉长了。
     而在安亲王府西跨院,那三十二盏红灯笼早已高高挂起,将青砖地映照得一片通红,宛如天边的晚霞。
     和瑄坐在黄花梨妆台前,手指轻轻摩挲着妆匣边沿的缠枝莲纹,那细腻的触感让她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
     她的目光落在了内务府特制的锁匣子上,这可是康熙赏赐给宜妃的,与翊坤宫宜妃娘娘屋里的那套如出一辙。
     毕竟都是出自宫廷的样式,工艺自然是一脉相承的。
     宜妃娘娘对这几套妆匣甚是喜爱,得了好几套之后,便索性送了两个儿媳一人一个,婉柔又转送给了和瑄。
     今日,是和瑄出嫁的大喜日子,这妆匣里头都是今日她要戴的首饰。
     婉柔看着镜子里的女儿,那珍珠额饰随着少女的动作轻轻晃动,在光的映照下闪着温润的光泽。
     和瑄顶着那一斤多重的金冠,转过头来,流苏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轻轻扫过婉柔的手背。
     婉柔深吸一口气,拿起一支簪子,小心翼翼地插入女儿的发髻中。
     当她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声音却突然哽住了。
     她顿了顿,终于还是轻声说道:“那钮钴禄家,祖上可是跟着太祖爷一起喝过血酒的,与皇家有着颇深的渊源。
     这门亲事,也是你自己选中的,既然如此,你嫁过去后定要好好过日子。”
     她想说又不能说,今日是好日子,绝对不能说出那些不吉利的话语,例如过得不好就回家之类的话。
     因为这样的话语不仅兆头不好,而且寓意也不佳,即便是劝慰的话,她这作额娘的也实在不想说出口。
     和瑄轻声回应道:“额娘,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少女尚处于天真无邪的年纪,对于忧愁和烦恼还知之甚少。
     如今女儿已经嫁人,以后便要学会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逐渐成长起来。
     婉柔深知多说无益,于是她及时止住了话头,只看着喜婆为女儿精心装扮,直到那鲜艳的

董鄂婉柔6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