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接下来的日子里,理亲王府的修建工作顺利的进行着。
     内务府的工匠们按照毓庆宫的格局,将理亲王府的规模等比例,扩大了不少,变成新的王府。
     不仅如此,他们还特意从玉泉山引来了活水,使得王府内的景致更加宜人。
     在王府的花园中,内务府的工匠们精心打造了一座观澜榭。
     这座观澜榭临水而建,四周环绕着绿树和花草。
     站在观澜榭上,可以俯瞰整个王府的美景。
     ………
     ………
     ………
     圣旨很快到了毓庆宫,此时的毓庆宫,却显得格外冷清。
     那道圣旨,斩断了太子与皇位之间的联系。
     檐角的铜铃在风中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在为太子的命运叹息。
     细碎的铃声伴随着银杏叶的飘落,轻轻地洒落在胤礽的肩头。
     胤礽接完圣旨后,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一般,整个人变得有些颓废。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原本悬在紫檀木匣上方的手指也开始不受控制地微微发颤,那木匣里装着的好像不是太子金印,而是千斤重担。
     终于,胤礽还是将金印放入了匣子中,那“咔哒”一声轻响,在这静谧的宫殿里显得格外清晰,他不是太子了,这种印章也要交还给康熙。
     站在一旁的贴身太监何柱儿见状,心中也是一阵酸楚。
     他双手捧着药盏,因为太过用力,指节都已经发白,而青花瓷碗沿的药汁也因为他的颤抖而荡出了细纹。
     “太子爷,陈院判说您别想太多,忧思过重对身体不好。
     这药您喝了会舒服些,以后也别多喝酒了,伤肝……”何柱儿小心翼翼地劝道。
     胤礽此时根本听不进这些话,他满脑子都是刚才的圣旨内容。
     想起那道圣旨,他的心中就像有一团火在烧,让他心气不顺。
     他越想越烦闷,抄起案头自己的那些书,狠狠地掷向了柱子。
     “砰”的一声,书脊撞在楠木上,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响声。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太子胤礽的心情也渐渐平复了下来。
     他开始慢慢看开了,虽然他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是储君之位,只是这几十年来,他一直背负着这个沉重的担子,如今被皇阿玛废掉,虽然心中有些不甘,但也算是一种解脱吧。
     只是,当他想到“理”这个亲王封号时,心中还是忍不住涌起一阵悲凉。
     皇阿玛这道圣旨一下,摆明了是要断绝他以后可能上位的所有可能。
     胤礽卸下了身上的重担,却感到有些迷惘。
     他成年以后,皇阿玛的积威越来越重,对权力的掌控也越发严格。
     而他自己,在这权力的漩涡中挣扎了这么久,如今终于被抛下,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大哥、明珠、索额图,还有他这个曾经的太子,都沦为了政治博弈中的棋子。
     胤礽坐在那里,身姿端正地吃着下人剥好的橘子。
     他身着石青色的常服,腰间那条明黄色的绦子在阳光

董鄂婉柔40[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