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6章 硬写:突破创作瓶颈的"暴力美学"[2/2页]

写作笔记:迫灵 迫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械写作法的原理是34;让编辑者暂时失声34;。
     具体操作:
     关闭电脑的自动保存和拼写检查;
     用纸笔写作(手写速度慢,能减少编辑者的干预);
     设定计时器(如25分钟),期间只写不停,不允许删除或修改。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每天早晨写作4小时,全程用纸笔,且从不回头看刚写的内容。他说:34;手写时,我会像个孩子一样,只顾着把故事往前推,不会在意句子是否漂亮。34;
     3. 借助34;外部刺激34;激活感官
     当内部灵感枯竭时,外部刺激能快速唤醒感官,为文字注入生命力。
     常用方法:
     听声音:播放与场景相关的音乐(如写雨夜用肖邦的夜曲,写市集用市井喧闹声);
     闻气味:点燃一支香薰(如写旧宅用檀香,写夏日用柠檬草);
     触摸物体:拿一块粗糙的石头(写山洞场景)、一片干枯的树叶(写秋日回忆);
     观看画面:翻阅老照片、电影截图或艺术画(写角色外貌时,参考一张具体的面孔)。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构思《东方快车谋杀案》时,特意买了张欧洲火车的时刻表,盯着上面的站名、票价和时间,想象不同乘客的故事。这些具体的细节让她的叙述更真实可信。
     4. 用34;角色代入法34;切换视角
     当写作者陷入34;上帝视角34;的疲惫时,不妨跳进角色的大脑,用他们的感官和情绪写作。
     例如,写一个饥饿的流浪汉,可以这样代入:
     34;他的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绞痛得直不起腰。路过面包店时,他闻到了刚出炉的可颂的香气——黄油混着麦香,钻进鼻腔,烫得他想掉眼泪。他摸了摸口袋,只有三个硬币,叮当作响,比心跳还响。34;
     这种34;角色代入34;能让写作者暂时忘记34;我要写小说34;的压力,转而关注34;角色此刻在经历什么34;,从而突破卡文。
     5. 允许34;写废的内容34;存在
     硬写的一大障碍是34;完美主义34;——写作者担心写出不好的文字,因此迟迟不敢下笔。解决方法是:给34;废稿34;贴标签。
     例如,在文档开头注明:34;这是第1稿,全是垃圾,后续会重写。34;或者在写不下去时,对自己说:34;这段先留着,明天再看。34;心理上的34;隔离34;能降低对34;当下文字质量34;的焦虑,让写作者更专注于34;产出34;。
     美国作家尼尔·盖曼在创作《美国众神》时,第一稿写了1000多页,其中大部分被他称为34;胡言乱语34;。但他坚持把这些34;废稿34;保留下来,后来从中提取了大量关键情节和角色设定。
     6. 用34;问题清单34;引导写作方向
     当思路混乱时,用具体的问题代替抽象的34;我要写什么34;,能让写作更有针对性。
     例如,写一个爱情故事卡文时,可以问自己:
     角色第一次见面时,谁先开口说话?
     他们争论的第一个话题是什么?
     角色A最害怕角色B知道的一件事是什么?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他们会一起做什么?
     这些问题像路标,能帮写作者找到故事的34;隐藏线索34;。
     7. 建立34;素材急救箱34;
     硬写不是凭空造字,而是调用已有的素材储备。写作者可以提前整理34;素材急救箱34;,包含:
     金句库:平时读到的精彩句子(如34;月亮嚼碎了变成星星,你就藏在那漫天星光里34;);
     场景库:观察到的生活片段(如34;早餐店的老板娘总把油条炸得金黄,然后用报纸包起来,说39;这样热乎39;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角色库:虚构或真实的人物特点(如34;总爱咬指甲的数学老师手机相册里存满云朵照片的摄影师34;);
     冲突库:常见的矛盾类型(如34;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亲情与责任的冲突34;)。
     当卡文时,打开34;素材急救箱34;,随机抽取几个元素拼接,往往能碰撞出意外的火花。
     8. 用34;奖励机制34;强化行为
     行为心理学中的34;操作性条件反射34;表明,及时的奖励能强化某种行为。硬写时,为自己设置34;完成目标后的小奖励34;(如一杯奶茶、一集喜欢的剧、半小时游戏),能让写作从34;痛苦的任务34;变成34;值得期待的事34;。
     村上春树的写作仪式感极强:每天下午四点结束写作后,他会去跑步或听爵士乐,用这些34;奖励34;激励自己完成上午的写作任务。
     四、硬写的边界:避免34;暴力34;变成34;伤害34;
     硬写虽能突破创作瓶颈,但过度使用会导致34;创作倦怠34;或34;文字质量下降34;。以下是需要警惕的两个边界:
     1. 区分34;硬写34;与34;蛮干34;
     硬写的核心是34;用技巧突破障碍34;,而非34;用蛮力对抗规律34;。如果连续三天强迫自己写字,却只产出空洞的文字,说明需要调整目标,而非继续硬撑。
     2. 给34;修改34;留足空间
     硬写的目标是34;完成初稿34;,而非34;完成终稿34;。初稿完成后,至少放置一天再修改,用新鲜的视角重新审视文字,避免34;当局者迷34;。
     结语:硬写是写作者的34;成人礼34;
     每个写作者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从依赖灵感写作,到学会用技巧突破瓶颈;从害怕卡文,到把卡文当成创作的一部分。硬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教会写作者:文字不是等来的,而是写出来的;故事不是想出来的,而是磨出来的。
     正如作家严歌苓所说:34;写作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拼的不是天赋,而是坐功。34;硬写就是这场修行的34;苦行课34;——它让我们在34;写不出34;的绝望中学会坚持,在34;写得差34;的挫败中积累经验,在34;写得顺34;的喜悦中保持清醒。
     当我们学会用硬写对抗创作的无常,我们会发现:所谓34;灵感枯竭34;,不过是大脑在提醒我们34;该换种方式写作了34;;所谓34;卡文34;,不过是故事在等待我们34;用更诚实的文字唤醒它34;。而硬写,就是我们与故事最真诚的对话。
    喜欢。
  

第256章 硬写:突破创作瓶颈的"暴力美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