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翌日,神都洛阳金銮大殿。
     龙椅上神皇杨广斜躺,嘴角倾斜,眼睛眯得充满笑意。
     旁边太监手托圣旨,尖细声音响起,“奉天呈认,神皇诏曰,靠山王杨林、大都督鱼俱罗,劳苦功高……”
     殿下文臣武将你看我,我看你,满脸诧异。
     大隋神朝两大之柱,九大上柱国中的两位,竟然暂时放下了手中的统军大权,进入朝堂。
     丞相一职,原本由宇文述担任的丞相一职,竟然划分为左、右丞相,宇文述为右相。
     靠山王杨林,回归朝堂,位居宇文述之左,担任左相,身兼太尉。
     大都督鱼俱罗回归朝堂,担任御史大夫一职,位列三公。
     大隋神朝,以前只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这两个职位,由于神皇杨广的意思,一直空悬。
     却没有想到,此时竟然分别由靠山王杨林和大都督鱼俱罗担任。
     出将入相,这一殊荣,在靠山王杨林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都督鱼俱罗,同样不逞多让,担任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其声势一点都不下于靠山王杨林以及宇文述。
     甚至于来说,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朝中文武大臣,却不敢有丝毫异议。
     实在是靠山王杨林、大都督鱼俱罗,这两位大隋神朝的股肱老臣有这样的资格,从大隋神朝创建以来,他们就拥有从龙之功。
     此番,只不过是对他们功劳的表彰,让他们能够回到神都颐养天年。
     苦的是宇文述,丞相一职,职能瓜分,看似依然身居高位,但是权限却是急剧减少,而且还有人对他进行监督。
     原本大隋神朝,朝堂之上只是宇文家的一家之言,宇文家只需要顺着神皇杨广的意思说话就行。
     但现在看神皇杨广那架势,就算习惯了一家之言,可为了顾及脸面,忍也得忍一阵子。
     毕竟,靠山王杨林、大都督鱼俱罗和其他朝中大臣不一样,都拥有先皇所赐的丹书铁券,而且背后还有大军作为支撑。
     尤其是大都督鱼俱罗,关门弟子可是六皇子杨旭。
     六皇子杨旭,身为十万羽林精锐大统领,扫除高句丽控制的三大魔魂,让高句丽臣服,风头正劲。
     不仅仅如此,六皇子杨旭还备受太子凌轩器重,曾经在长安城玄武门并肩作战,可谓是生死之交,早早就投了投名状。
     此番情况之下,唯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那就是尽快让八皇子上位,让神皇杨广重新考虑太子之位的人选。
     但就算要扶持八皇子,也不能在神皇杨广的兴头之上,必须等到温度凉一点才行。
     否则,就是为太子凌轩监国送人情,做嫁衣裳。
     眼角转动,拱手向靠山王杨林、大都督鱼俱罗道贺,“恭贺王爷、大都督,以后微臣可以多向两位请教。”
     “宇文丞相,这是神皇对老臣的关照,希望我能够颐养天年,朝中之事,还需要宇文丞相多加用心。”
     靠山王杨林手抚长须,“老臣已老,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左相之名,只不过是闲职。”
     “王爷说的不错,老臣都已经老眼昏花,哪能够监督百官,只不过是神皇找个借口,让老臣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而已。”
     大都督鱼俱罗频频点头,“何况太子监国,朝中政令,大部分都不从神都洛阳发出,我御史大夫能监督什么?”
 

第190章 投石问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