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金庸的最后一部作品[1/2页]

我是系统监管员 雨会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就是打乱了时间线、引发时空混乱的拷贝。再举个例子,有一位着名武侠作家叫金庸……”
     “喂!”方清泽直接炸毛了:“金庸老爷子可是我偶像!你别告诉我,他也是个系统宿主!”
     “你别打岔,他不是系统宿主,但是我说的这件事,和他有很大关系。”系统说道:“你知道金庸都有哪些武侠小说作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中长篇外加一部短篇《越女剑》,我可是全都读过原着的!”方清泽张口就来。
     “不错,现在的年轻人,会去读金庸原着的已经不多了。那你应该知道,《越女剑》的创作来源,是清代任渭长绘制的《三十三剑客图》。金庸原本是想把三十三幅剑客图都写成短篇小说,《越女剑》就是写的第一幅图。”
     方清泽点头:“是的,金庸老爷子写到第二幅《虬髯客》,写不下去了,于是为《三十三剑客图》作了一篇传。”
     系统说道:“其实,按照原本的时间线发展,金庸不但写完了三十三幅剑客图的短篇小说,而且在创作这三十三篇的过程中,又有新的灵感迸发。于是在他完成《鹿鼎记》之后,又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那才是他真正的最后一部作品。”
     “什么?!”方清泽目瞪口呆。
     “《越女剑》创作于1970年,当时金庸已经在连载《鹿鼎记》了。写这三十三位剑客的传说,也是作为《鹿鼎记》长篇创作中的一种调剂。
     按照原时间线的走向,金庸的灵感会从第二篇《虬髯客》开始迸发,接着又在后续的创作中,不断进行补充和构建。
     1972年,《鹿鼎记》完本;1973年,三十三位剑客传说完结;这时金庸的构思已基本完善,开始着手进行最后一部作品的创作。”
     “如果按照正常的时间线,金庸将会在1975年完成他真正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是一部继往开来的大作,指明了武侠小说的发展方向,甚至可以说,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
     “我就说嘛!”方清泽跳了起来:“金庸老爷子在《三十三剑客图》的序言中写道,他第二幅就写不下去了,我当时看到,就觉得难以置信。
     那可是金庸!卡文一两天不奇怪,卡文一两周甚至一两个月也可以理解——当时主要是在写《鹿鼎记》嘛。
     可是卡文直接卡到弃文,这种事怎么会发生在金庸老爷子身上?果然是有原因的!后来到底出了什么事?”
     “那是因为在金庸的年代之前,有某个非正规系统,跨越了时间线,对金庸的最后一部作品进行违规拷贝。”
     “也就是说,在金庸之前就出现了这本书?书名叫什么?现在还能看到么?”
     “很遗憾,已经看不到了。”系统解说道:“这些创作成果的拷贝,首先要有成品——你想啊,连原版都没有,哪来的复制品?所以,在产生原版作品的时空,原版发布的时间点,是绝对不能乱掉的。”
     “我明白了……”方清泽双手抱头:“就因为非正规系统的这次违规拷贝,打乱了时间线,使得金庸老爷子的最后一部作品……原版没能成功发布……”
     

第9章 金庸的最后一部作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