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2章 萧衍《子夜四时歌?夏歌?其二》[1/2页]

诗词一万首 咸鱼耀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子夜四时歌?夏歌?其二
     萧衍
     闺中花如绣,帘上露如珠。
     欲知有所思,停织复踟蹰。
     ……
     赏析:
     萧衍的这首《子夜四时歌·夏歌·其二》,以细腻笔触勾勒出闺中女子夏日情思,短短二十字,情景交融,人物心理刻画入微。
     一、精美细致的环境烘托
     1. 闺中繁华之景:“闺中花如绣”,将闺房内花朵比作精美的刺绣。夏日繁花似锦,在闺房这一私密空间,花朵的盛放更添华丽温馨。“如绣”不仅描绘花的艳丽色彩与繁复姿态,也暗示女子生活环境优渥,侧面反映其细腻敏感内心,为下文情感抒发奠定华丽而柔美的基调。
     2. 清晨静谧之象:“帘上露如珠”,将清晨帘上露珠比作珍珠,展现露珠晶莹剔透。夏日清晨,露珠凝结,暗示时间。这一景象营造清新、静谧氛围,与闺中繁花相互映衬,动静结合,既凸显夏日生机,又为女子思念增添几分寂寥。
     二、生动真切的情思展现
     1. 直抒胸臆点思念:“欲知有所思”,直白表明女子心中有思念之人。前两句环境描写铺垫后,此句直接切入主题,让读者明确女子情感状态,引发对所思之人及缘由的好奇,推动情感发展。
     2. 动作细节显纠结:“停织复踟蹰”,通过“停织”“踟蹰”两个动作描绘,生动展现女子因思念而心烦意乱。织布是古代女子日常劳作,停下手中活计,说明思念已严重干扰其生活。“踟蹰”描绘女子徘徊不定,将其内心纠结、迷茫与对思念之人深切牵挂刻画得入木三分。
     三、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诗中环境描写与情感表达紧密结合。闺中花、帘上露等夏日之景,不仅展现夏日特色,更烘托女子情思。美景中蕴含寂寥,以乐景衬哀情,使情感更显深沉,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女子心境。
     2. 以小见大:选取女子停织踟蹰这一细微动作,反映其复杂内心世界。通过生活小细节,展现爱情中思念的煎熬,见微知着,使诗歌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与生活真实感,引发读者共鸣。
     ……
     解析:
     1. 闺中花如绣
      解析: “闺中”点明地点,是古代女子居住的私密空间,暗示诗中主角为女性。 “花如绣”运用比喻手法,将闺房中的花朵比作精心绣制的刺绣。一方面,描绘出花

第632章 萧衍《子夜四时歌?夏歌?其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