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所发出的声音如同凤鸣一般。凤凰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美好与祥瑞,凤鸣之声被视为美妙动听的代表。此句表明女子吹奏技巧娴熟,能让凤笙发出如凤鸣般悦耳的声音,将演奏者的美丽形象与美妙乐音紧密相连,给读者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美感。
3. 流速参差飞且停
解析:该句专注于描绘笙音的特点。“流速”赋予笙音一种流动的速度感,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音乐如水流淌,具有动态的韵律。“参差”描绘出笙音高低错落的状态,体现出旋律的丰富变化,并非单调乏味。“飞且停”则以形象的比喻,将笙音比作飞鸟,时而飞扬高亢,时而停歇舒缓。通过这些词汇的运用,把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生动地表现出笙曲旋律的跌宕起伏、悠扬婉转,使读者能凭借想象真切地体会到笙音的美妙与独特节奏。
4. 飞且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解析:此句重复上句结尾部分,起到强调的作用。一方面,强化了笙音“飞且停”这一富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使读者对笙音那种时而激昂飞扬、时而舒缓停顿的印象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在诗歌的节奏上,形成一种短暂的停顿与重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仿佛让读者在聆听笙音时,也感受到了音乐节奏中的间歇与强调,进一步引导读者沉浸于这美妙的笙音情境之中。
5. 在凤楼
解析:“在凤楼”点明了吹笙的地点。“凤楼”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指代华丽、高贵的楼阁,多与宫廷或富贵人家相关。在这里,它为吹笙场景增添了一层浪漫、神秘且高贵的色彩。仿佛那美妙的笙音从这华丽的凤楼中悠悠传出,不仅提升了演奏场景的格调,也让读者联想到演奏者身份的不凡以及整个场景的高雅氛围,使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远。
6. 弄娇响
解析:“弄”字赋予了演奏者一种主动且灵动的姿态,仿佛女子在与凤笙互动,精心雕琢每一个音符。“娇响”则突出了笙音的特质,“娇”字使笙音带上了娇柔、俏皮、婉转的情感色彩,描绘出笙音的美妙动人,如同女子轻柔娇嗔的声音,充满了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凤笙演奏所带来的独特听觉享受,进一步展现出凤笙音乐的魅力。
7. 间清讴
解析:“间”表示穿插、夹杂之意,“清讴”指清澈、纯净的歌唱声。此句描绘出在凤笙演奏的过程中,还夹杂着清亮的歌声。笙音与歌声相互交织,形成了丰富的音乐层次。这种笙歌交融的场景,使得整个音乐画面更加饱满、生动,不仅丰富了诗歌所营造的听觉氛围,也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妙的音乐情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高雅音乐表演中多种元素相互配合所带来的震撼与美妙。
……
句译:
1. 绿耀克碧雕琯笙:闪耀着翠绿光芒、碧色浓郁的雕刻精美的笙管制成的凤笙。
2. 朱唇玉指学凤鸣:(吹笙女子)红唇轻启,玉指灵动,吹出宛如凤鸣般的声音。
3. 流速参差飞且停:笙音高低错落,时快时慢,如飞鸟般时而飞扬,时而停歇。
4. 飞且停:(笙音)时而飞扬,时而停歇。
5. 在凤楼:(这美妙的笙音)在华丽的凤楼中响起。
6. 弄娇响:(女子)吹奏出娇柔美妙的音响。
7. 间清讴:其间还夹杂着清澈的歌唱声。
……
全译:
那凤笙由闪耀翠绿光芒、碧色浓郁且雕刻精美的笙管制成。
一位女子红唇轻启,玉指灵动,吹奏凤笙,吹出宛如凤鸣般的美妙声音。
这笙音高低错落,节奏时快时慢,好似飞鸟时而飞扬,时而停歇。
这时而飞扬、时而停歇的笙音,在华丽的凤楼中悠悠响起。
女子吹奏出娇柔美妙的音响,其间还夹杂着清澈的歌唱声。
喜欢。
第623章 萧衍《江南弄?凤笙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