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
萧衍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
……
赏析:
《有所思》是萧衍笔下一首深情款款的诗作,以细腻笔触,生动展现出主人公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内心复杂情感。
一、起笔不凡,凸显思念深度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开篇便以反诘与错觉的表达,打破常规。常人会以时间衡量生离之久,而诗人却觉得才刚与君分别。这种对时间感知的扭曲,有力凸显出主人公对爱人思念之切。因思念过于浓烈,过往分别时光仿若一瞬,爱人身影时刻萦绕心头,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相思基调。
二、细节勾勒,强化相思之情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诗人捕捉两个细腻细节:衣上残留爱人香气,手中紧攥爱人书信,字迹仍清晰可辨。香气与书信,成为爱人的象征与情感寄托。衣上芳象征亲密接触的余温,握里书代表精神交流的痕迹,它们时刻提醒主人公爱人的存在,强化了对爱人的相思,使情感具象可感。
三、梦境寄情,深化情感表达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从现实转入梦境。主人公腰间系着的双绮带,在梦中幻化成同心结。同心结寓意爱情与团圆,以梦境形式呈现,表明主人公对爱情圆满的强烈渴望。现实中爱人不在身边的遗憾,只能在梦中弥补,进一步深化对爱人的思念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四、内心独白,尽显纠结情愫
“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是主人公内心独白。一方面,害怕自己对爱人的思念被他人察觉,体现出这份情感的私密与含蓄;另一方面,“瑶华未忍折”,瑶华象征美好,可能指眼前美好事物,也可隐喻爱情,未忍折是因心中有所坚守,怕破坏纯粹,反映出主人公在思念中的纠结与小心翼翼,让情感表达更丰富立体。
整首诗围绕“有所思”主题,从思念错觉、细节留念、梦境期盼到内心纠结,层层递进展现主人公复杂深沉的情感,语言质朴却情真意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
解析:
1.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
解析:起句便不同寻常,以反问语气开篇。“谁言生离久”,一般人们会依据时间跨度来判定生离时间的长短,可诗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认为“适意与君别”,即感觉才刚刚与爱人分别。这种对时间感知的独特表达,凸显出主人公对爱人的思念之深切。因思念过于浓烈,使得漫长的分离时光在心理层面仿佛被压缩,爱人的形象始终鲜活地存在于脑海,就如同刚刚分别一般,由此奠定了全诗深沉的相思基调。
2.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解析:这两句从细节处着笔,进一步深化相思之情。“衣
第602章 萧衍《有所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