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54章 谢朓《永明乐?其五》[2/2页]

诗词一万首 咸鱼耀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2. 政治理念的宣扬:诗歌通过描绘君主德化远播、四方来朝的景象,宣扬了南齐以仁德治国、怀柔远人的政治理念。强调君主的德政是吸引各方归附的关键,这种政治理念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统一,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
     解析:
     1. 化洽鳀海君
     “化”指南齐统治者推行的教化、德政,涵盖文化、道德、政治治理理念等多方面。“洽”有遍及、融洽之意,强调教化传播范围广且深入。“鳀海”是古代对东海的称呼,代指远方海域。“君”指远方国家君主或首领。整句意为南齐君主的德政与教化广泛传播,远达东海之滨的各国,使那里的君主都受到感化,体现南齐文化与政治影响力远及海外。
     2. 恩变龙庭长
     “恩”代表南齐统治者的恩泽、恩惠,展现其对臣民与周边民族的仁慈关爱。“变”表示改变、感化。“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和大会诸部之地,这里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长”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此句表明南齐统治者的恩泽,让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态度发生改变,反映出南齐与北方少数民族关系融洽,少数民族受其德泽感召。
     3. 西北骛环裘
     “骛”意为奔驰、疾驰。“环裘”指代穿着皮毛衣服的西北少数民族。这句描绘出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骑着马奔驰而来的场景,意味着西北少数民族积极与南齐展开交流往来,可能是前来朝贡、贸易或寻求友好合作,侧面凸显南齐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4. 东南尽龟象
     “龟象”在古代文化中常与祥瑞、占卜相关,也象征着臣服、归顺。此句表明东南方向各处都呈现祥瑞之象,并且各方皆对南齐表示归顺。展现出南齐在东南地区统治稳固,一片太平,四方来朝的繁荣昌盛局面。
     ……
     句译:
     1. 化洽鳀海君:南齐的德化与教化,遍施到东海之滨的国君及其民众。
     2. 恩变龙庭长:君主的恩泽,改变感化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
     3. 西北骛环裘:西北方身着皮毛服饰的少数民族,驱马疾驰而来。
     4. 东南尽龟象:东南方向处处呈现出祥瑞之象,各方都表示臣服。
     ……
     全译:
     南齐的德化与教化,广泛润泽,远达东海之滨的国君及其治下民众。
     君主的恩泽,深深感化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
     西北方,身着皮毛服饰的少数民族驱马疾驰,踊跃前来。
     东南方向,处处呈现祥瑞之景,各方皆表示臣服归附。
    喜欢。
  

第454章 谢朓《永明乐?其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