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0章 吴迈远《临终诗》[2/2页]

诗词一万首 咸鱼耀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伤歌”表明诗人此时心境极度哀伤,在即将赴死之际,内心满是痛苦与无奈,只能以悲歌来抒发。 “入松路”描绘的场景极具画面感与象征意味,“松路”往往是通往墓地的道路,两旁栽种着松树,在传统文化里,松树常与死亡、哀悼相关联。诗人沿着这样的道路前行,一步步靠近生命的终点,营造出一种阴森、压抑且充满绝望的氛围,生动展现出他面对死亡时深深的哀伤与恐惧,仿佛能让读者看到诗人那悲痛欲绝、脚步沉重的身影。
     2. 斗酒望青山
      解析: “斗酒”,诗人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手持一杯酒。酒,在中国文化中,常常是排忧解愁、寄托情感之物。此时诗人借酒消愁,试图用酒来缓解内心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尘世的不舍。 “望青山”,他将目光投向远处的青山。青山代表着自然的永恒与宁静,与他当下即将消逝的生命、所处的压抑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行为体现出诗人在生命的最后瞬间,渴望从自然的永恒中寻得一丝安慰与宁静,以自然的广阔与永恒来冲淡个体生命终结的悲伤,在对尘世的眷恋与对超脱的向往之间徘徊。
     3. 谁非一丘土
      解析: 诗人发出感慨,世上之人,无论其一生是辉煌还是平凡,最终的归宿都是相同的,都将化为一抔黄土。这句话以一种宏观、普适的视角看待生命的终结,打破了个体生命之间的差异,强调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它体现出诗人在经历了对死亡的恐惧与哀伤后,思想上的一种转变,开始以一种更为豁达、超脱的态度去看待生死,从对自身死亡的悲叹,上升到对全人类共同归宿的思考。
     4. 参差前后间
      解析: “参差前后间”进一步阐释上一句的观点,指出人们离世的时间不过是有先后早晚的差别而已。尽管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各不相同,但在死亡这一终极归宿面前,时间上的先后差异显得微不足道。诗人通过这一句,更加深化了对生死平等的认知,淡化了个体面对死亡的特殊性与恐惧,展现出一种超越个体生命局限的豁达心境,坦然接受了死亡是生命必然结局这一事实,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一种超脱与释然的境界。
     ……
     句译:
     1. 伤歌入松路:
     吟唱着悲伤的歌,步入那两旁种满松树,通往死亡的道路。
     2. 斗酒望青山:
     手持一杯酒,抬头凝望着远处的青山。
     3. 谁非一丘土:
     这世上有谁最终不会化为一抔黄土呢?
     4. 参差前后间:
     只不过是离世的时间有先有后罢了。
     ……
     全译:
     我满心哀伤,一路悲歌,缓缓走进那松柏夹道的死亡之路。
     手中握着一壶酒,抬头望向那远处的青山。
     这人世间,谁最终不是化作一抔黄土?
     不过是离去的时间,或早或晚罢了。
    喜欢。
  

第350章 吴迈远《临终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