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7章 颜延之《赭白马赋》[2/2页]

诗词一万首 咸鱼耀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神骏和自由,寓意着它应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现其能力,不受束缚。
     69. 然而般于游畋,作镜前王:
      解析:然而,过度沉迷于游猎,这要以先王为借鉴。此句从对骏马和秋猎的描写转向对帝王行为的思考,提醒帝王不应过度沉溺于游猎,要以前代圣王为镜,体现出文章的劝谏之意。
     70. 肆于人上,取悔义方:
      解析:如果肆意凌驾于百姓之上,将会因违背正确的道义而后悔。进一步强调帝王应遵守道义,不能因权力而肆意妄为,否则将带来不良后果,表达了对帝王的劝诫,期望其施行仁政。
     71. 天子乃辍驾回虑,息徒解装:
      解析:于是天子停下马车,改变想法,让随从休息,卸下装备。表明帝王听从劝诫,停止游猎活动,体现出帝王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展现出其明智和从善如流。
     72. 鉴武穆,宪文光:
      解析:借鉴周武王的英武,效法汉文帝的光辉。明确指出帝王应学习前代圣王的美德,以他们为榜样,展现出对帝王的期望,希望其能成为贤明之君,治理好国家。
     73. 振民隐,修国章:
      解析:关心百姓的疾苦,修订国家的典章制度。具体阐述帝王应采取的行动,即关注民生,完善国家的治理体系,体现出文章期望帝王施行仁政、治理好国家的主旨。
     74. 戒出豕之败御,惕飞鸟之跱衡:
      解析:警惕野猪突然出现使驾车失败,小心飞鸟停在车辕横木上带来危险。用具体事例提醒帝王在日常行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各种潜在的危险,暗示治理国家也需如此,不能疏忽大意。
     75. 故祗慎乎所常忽,敬备乎所未防:
      解析:所以要对常常忽视的事情恭敬谨慎,对未曾防备的方面也要认真准备。总结前文,强调帝王在治理国家过程中,应注重细节,对各种情况都要有所防备,体现出一种全面、谨慎的治国理念。
     76. 舆有重轮之安,马无泛驾之佚:
      解析:车舆要有多重轮子的安稳,马匹不能有翻车的失控。通过对车舆安稳和马匹驯服的描述,寓意国家治理要稳定有序,不能出现混乱,进一步强调帝王应谨慎治理国家,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77. 处以濯龙之奥,委以红粟之秩:
      解析:将赭白马安置在濯龙园的深处,给予它上等粮食的待遇。描述赭白马在停止参与过多活动后的优厚待遇,体现出帝王对它的恩宠,同时也暗示国家在稳定发展过程中,对曾经做出贡献的事物的妥善安置。
     78. 服养知仁,从老得卒:
      解析:对赭白马的饲养和照料体现出仁爱,让它能终老一生。再次强调对赭白马的善待,展现出帝王的仁爱之心,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家治理中应有的仁政思想。
     79. 加弊帷,收仆质:
      解析:在赭白马死后,用破旧的帷幕覆盖它,收敛它的尸骨。描绘对死去赭白马的处理方式,表达对它一生贡献的尊重,进一步体现出帝王的仁爱和对生命的敬重。
     80. 天情周,皇恩毕:
      解析:天子的情谊周全,皇帝的恩泽施尽。总结帝王对赭白马的态度,从生前的恩宠到死后的厚待,体现出帝王的仁爱和对这匹宝马的深情,同时也暗示国家治理中恩义的重要性。
     81. 乱曰:惟德动天,神物仪兮:
      解析:结语部分指出,只有德行才能感动上天,神物才会出现作为象征。强调德行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以及祥瑞与帝王德行之间的联系,升华文章主题,说明国家的繁荣昌盛、祥瑞出现都源于帝王的德行。
     82. 于时驵骏,充阶街兮:
      解析:在这个时代,众多骏马充满了宫殿的台阶和街道。描绘出当时骏马众多的景象,暗示在圣明帝王的统治下,祥瑞之物纷纷出现,展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83. 禀灵月驷,祖云螭兮:
      解析:这些骏马禀受了月中神马的灵气,以云中蛟龙为祖先。再次强调骏马的神圣血统,将它们与神话中的灵物相联系,提升骏马的地位,同时也暗示国家的兴盛与这些祥瑞之物的关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84. 雄志倜傥,精权奇兮:
      解析:骏马们志向雄伟、洒脱不凡,精气奇特。描绘骏马的精神气质,展现它们的不凡之处,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个时代的活力与进取精神。
     85. 既刚且淑,服鞿羁兮:
      解析:它们既刚健又温顺,能够听从缰绳的驾驭。赞美骏马的品质,既具备刚强的特质,又能温顺地为人类服务,象征着在圣明统治下,万物和谐有序。
     86. 效足中黄,殉驱驰兮:
      解析:它们在皇帝出行时尽力奔跑,为帝王的驱使而献身。强调骏马对帝王的忠诚和奉献,体现出一种君臣和谐、各司其职的关系,也暗示臣子应像骏马一样,为国家和帝王尽心尽力。
     87. 愿终惠养,荫本枝兮:
      解析:希望能始终给予它们优厚的饲养,庇护它们的后代。表达对骏马的关怀和期望,希望能延续对它们的善待,同时也可引申为国家对贤才和祥瑞的重视与传承,期望这种繁荣和谐的局面能够持续。
     88. 竟先朝露,长委离兮:
      解析:然而骏马最终像早晨的露水一样消逝,永远地离去了。表达对骏马逝去的惋惜之情,也暗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即使是如此神骏的马匹也难逃生命的终结,引发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
     句译:
     1. 骥不称力,马以龙名:
     良马(骥)不只是因其力量而受称赞,而是因具有如龙般的神异被赋予美名。
     2. 岂以国尚威容,军驸趫迅而已:
     难道仅仅是因为国家崇尚威严的仪容,军队需要敏捷快速的坐骑才看重马吗?
     3. 实有腾光吐图,畴德瑞圣之符焉:
     实际上马有着能腾发光芒、吐出图箓的神奇表现,是彰显品德、预兆圣明的祥瑞象征。
     4. 是以语崇其灵,世荣其至:
     因此人们言语中推崇马的灵性,世间以马的到来为荣耀之事。
     5. 我高祖之造宋也,五方率职,四隩入贡:
     我朝高祖建立宋朝的时候,天下四方官员都尽职守责,四方偏远之地都来进贡。
     6. 秘宝盈于玉府,文驷列乎华厩:
     珍贵神秘的宝物堆满了玉府,毛色美丽的马匹排列在华丽的马厩中。
     7. 乃有乘舆赭白,特禀逸异之姿:
     于是有供皇帝乘坐的赭白马,它独特地具备超凡脱俗的姿态。
     8. 妙简帝心,用锡圣皁:
     它深得皇帝喜爱,被赐予圣御马厩。
     9. 服御顺志,驰骤合度:
     供皇帝驾驭时能顺遂皇帝心意,奔跑疾行合乎礼仪法度。
     10. 齿历虽衰,而艺美不忒:
     尽管它年龄渐长,但其卓越的技艺和优美的姿态并未改变。
     11. 袭养兼年,恩隐周渥:
     多年来一直精心饲养,皇帝对它的恩情深厚且无微不至。
     12. 岁老气殚,毙于内栈:
     因年事已高,气力耗尽,它在马厩中死去。
     13. 少尽其力,有恻上仁:
     鉴于它年轻时尽心尽力,皇帝心怀恻隐,展现仁爱之心。
     14. 乃诏陪侍,奉述中旨:
     于是皇帝诏令陪侍的臣子,遵照旨意撰写文章。
     15. 末臣庸蔽,敢同献赋:
     我这平庸浅陋的臣子,冒昧地应命献上这篇赋。
     16. 惟宋二十有二载,盛烈光乎重叶:
     宋朝建立后的第二十二年,伟大功业光照历代。
     17. 武义粤其肃陈,文教迄已优洽:
     军事上威武正义,军队严整有序;文化教育方面也十分完善,广泛深入。
     18. 泰阶之平可升,兴王之轨可接:
     天下太平,可沿着通往兴盛的道路稳步前行,如同前代圣王的轨迹一般。
     19. 访国美于旧史,考方载于往牒:
     从旧史典籍中探寻国家兴盛的事迹,考察往昔记载四方的文献。
     20. 昔帝轩陟位,飞黄服皁:
     从前黄帝即位时,有飞黄神马供其驾驭。
     21. 后唐膺箓,赤文候日:
     后唐接受天命时,有带有赤色花纹的神马应时而现,等待着日出。
     22. 汉道亨而天骥呈才,魏德楙而泽马效质:
     汉朝国运亨通时,有天骥展现才能;曹魏德行美好,有泽马贡献自己的资质。
     23. 伊逸伦之妙足,自前代而间出:
     那些超凡绝伦的良马,在前代就不时出现。
     24. 并荣光于瑞典,登郊歌乎司律:
     它们与其他祥瑞一同闪耀光芒,被记载在祥瑞典册中,还被纳入郊祀之歌由乐官传唱。
     25. 所以崇卫威神,扶护警跸:
     它们用于尊崇护卫帝王的威严与神灵般的地位,在帝王出行时起到清道警戒的作用。
     26. 精曜协从,灵物咸秩:
     良马与日月星辰等精气光辉相互呼应,各种灵物都按照秩序呈现。
     27. 暨明命之初基,罄九区而率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到宋朝受天命建国之初,天下九州都纷纷归顺。
     28. 有肆险以禀朔,或逾远而纳赆:
     远方的藩邦,有的凭借险要地势仍接受宋朝的正朔,有的跨越遥远距离前来进贡。
     29. 闻王会之阜昌,知函夏之充牣:
     听闻诸侯朝见天子的盛会繁荣昌盛,由此可知华夏大地物资丰饶。
     30. 总六服以收贤,掩七戎而得骏:
     宋朝汇聚天下各方的贤才,囊括四方的骏马。
     31. 盖乘风之淑类,实先景之洪胤:
     宋朝所得的骏马,皆是如乘风而行的优良品种,是神马的宏大后代。
     32. 故能代骖象舆,历配钩陈:
     因此这些骏马能够代替其他马匹,拉着帝王华丽的车驾,长久地伴随在帝王身边。
     33. 齿筭延长,声价隆振:
     这些骏马寿命长久,声名和价值也随之大振。
     34. 信圣祖之蕃锡,留皇情而骤进:
     确实是圣祖的丰厚恩赐,皇帝对这些骏马情有独钟,经常让它们快速前进供自己乘用。
     35. 徒观其附筋树骨,垂梢植发:
     单看那赭白马,其筋骨如同附着、树立般强健,鬃毛下垂、竖起充满生气。
     36. 双瞳夹镜,两权协月:
     它的双眼如同两面镜子般明亮,两颊如同与月亮协调相称般俊美。
     37. 异体峰生,殊相逸发:
     它的身体形态独特,如同山峰般挺拔突出,非凡的相貌散发着俊逸之气。
     38. 超摅绝夫尘辙,驱骛迅于灭没:
     赭白马奔跑起来远远超越其他马匹,速度之快瞬间消失在视线中,扬起的尘土都被远远抛在后面。
     39. 简伟塞门,献状绛阙:
     它在塞门被选拔出来,因其雄伟之姿被进献到宫殿前。
     40. 旦刷幽燕,昼秣荆越:
     早上还在幽燕之地刷洗鬃毛,白天就已在荆越地区进食草料。
     41. 教敬不易之典,训人必书之举:
     用不可更改的经典来教导人们敬重礼仪,用值得书写的事例来训诫众人。
     42. 惟帝惟祖,爰游爰豫:
     皇帝和祖先们,闲暇之时出游。
     43. 飞輶轩以戒道,环彀骑而清路:
     轻便的使者车辆疾驰在前宣告道路戒严,四周有持弓弩的骑兵环绕清理道路。
     44. 勒五营使按部,声八鸾以节步:
     指挥五营将士按照各自队伍行进,车驾上的八只鸾铃发出声响调节步伐节奏。
     45. 具服金组,兼饰丹雘:
     出行队伍人员身着华美的服饰,用金色丝带装饰,同时点缀着红色颜料。
     46. 宝铰星缠,镂章霞布:
     马具上的宝石装饰如同繁星缠绕,雕刻的花纹像云霞般散布。
     47. 进迫遮迾,却属辇辂:
     赭白马前行时紧逼负责护卫阻隔人群的队伍,后退时连接着帝王的车辇。
     48. 欻耸擢以鸿惊,时濩略而龙翥:
     赭白马有时突然耸身跃起,如鸿雁惊飞,有时舒展身姿奔跑,如龙腾飞。
     49. 弭雄姿以奉引,婉柔心而待御:
     它收敛雄姿,恭敬地为帝王车驾引路,怀着柔顺之心等待帝王驾驭。
     50. 至于露滋月肃,霜戾秋登:
     到了露水滋润、月色清冷,寒霜降临、秋意渐浓的时节。
     51. 王于兴言,阐肄威棱:
     帝王此时兴起,要展现和演练威严。
     52. 临广望,坐百层:
     帝王登上高处俯瞰广阔原野,坐在层层叠叠的高台之上。
     53. 料武艺,品骁腾:
     考量众人的武艺,品评骏马的骁勇奔腾之态。
     54. 流藻周施,和铃重设:
     华丽的彩饰四处悬挂,和谐的铃声再次响起。
     55. 睨影高鸣,将超中折:
     赭白马斜睨着自己的影子,昂首嘶鸣,似乎要飞跃起来,却又在中途折返。
     56. 分驰回场,角壮永埒:
     众多马匹在回环的猎场上分头奔驰,在长长的赛道上较量雄壮。
     57. 别辈越群,绚练夐绝:
     赭白马与众不同,超越其他马匹,身姿矫健,远远领先。
     58. 捷趫夫之敏手,促华鼓之繁节:
     身手敏捷的猎手快速行动,急促的华丽鼓点节奏紧密。
     59. 经玄蹄而雹散,历素支而冰裂:
     骏马们奔跑时,马蹄踏过玄色的蹄印处,尘土如雹子般四散;越过白色的箭靶,如冰裂般迅速。
     60. 膺门沫赭,汗沟走血:
     赭白马胸前汗水染成赭色,肩胛间汗流如血。
     61. 踠迹回唐,畜怒未泄:
     马蹄在曲折的道路上留下痕迹,马心中蓄积的怒气还未消散。
     62. 乾心降而微怡,都人仰而朋悦:
     帝王心情平和且稍有愉悦,都城百姓仰望并纷纷喜悦。
     63. 妍变之态既毕,凌遽之气方属:
     骏马们在秋猎中展现出各种美妙多变的姿态后,那种超越寻常的气势依然存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64. 局镳辔之牵制,隘通都之圈束:
     然而,骏马却受到马嚼子和缰绳的牵制,被困在繁华都市的马圈之中。
     65. 眷西极而骧首,望朔云而蹀足:
     赭白马眷恋着西方极远之地,抬头远望,望着北方的云朵,不安地用蹄子踢地。
     66. 将使紫燕骈衡,绿蛇卫毂,纤骊接趾,秀骐齐亍:
     仿佛要让紫燕马与之并驾齐驱,绿蛇马护卫在车毂旁,纤骊马接踵相随,秀骐马整齐并行。
     67. 觐王母于昆墟,要帝台于宣岳:
     带着这些骏马去昆仑山拜见西王母,在宣岳邀请帝台。
     68. 跨中州之辙迹,穷神行之轨躅:
     在中原大地留下足迹,穷尽如神仙般行走的轨迹。
     69. 然而般于游畋,作镜前王:
     然而,过度沉迷于游猎,这要以先王为借鉴。
     70. 肆于人上,取悔义方:
     如果肆意凌驾于百姓之上,将会因违背正确的道义而后悔。
     71. 天子乃辍驾回虑,息徒解装:
     于是天子停下马车,改变想法,让随从休息,卸下装备。
     72. 鉴武穆,宪文光:
     借鉴周武王的英武,效法汉文帝的光辉。
     73. 振民隐,修国章:
     关心百姓的疾苦,修订国家的典章制度。
     74. 戒出豕之败御,惕飞鸟之跱衡:
     警惕野猪突然出现使驾车失败,小心飞鸟停在车辕横木上带来危险。
     75. 故祗慎乎所常忽,敬备乎所未防:
     所以要对常常忽视的事情恭敬谨慎,对未曾防备的方面也要认真准备。
     76. 舆有重轮之安,马无泛驾之佚:
     车舆要有多重轮子的安稳,马匹不能有翻车的失控。
     77. 处以濯龙之奥,委以红粟之秩:
     将赭白马安置在濯龙园的深处,给予它上等粮食的待遇。
     78. 服养知仁,从老得卒:
     对赭白马的饲养和照料体现出仁爱,让它能终老一生。
     79. 加弊帷,收仆质:
     在赭白马死后,用破旧的帷幕覆盖它,收敛它的尸骨。
     80. 天情周,皇恩毕:
     天子的情谊周全,皇帝的恩泽施尽。
     81. 乱曰:惟德动天,神物仪兮:
     结语说:只有德行才能感动上天,神物才会出现作为象征。
     82. 于时驵骏,充阶街兮:
     在这个时代,众多骏马充满了宫殿的台阶和街道。
     83. 禀灵月驷,祖云螭兮:
     这些骏马禀受了月中神马的灵气,以云中蛟龙为祖先。
     84. 雄志倜傥,精权奇兮:
     骏马们志向雄伟、洒脱不凡,精气奇特。
     85. 既刚且淑,服鞿羁兮:
     它们既刚健又温顺,能够听从缰绳的驾驭。
     86. 效足中黄,殉驱驰兮:
     它们在皇帝出行时尽力奔跑,为帝王的驱使而献身。
     87. 愿终惠养,荫本枝兮:
     希望能始终给予它们优厚的饲养,庇护它们的后代。
     88. 竟先朝露,长委离兮:
     然而骏马最终像早晨的露水一样消逝,永远地离去了。
     ……
     全译:
     良马(骥)并非仅因其力量而受赞誉,而是因有如龙般的神异品质才闻名。难道只是因为国家崇尚威严的仪容,军队需要敏捷迅疾的坐骑才重视马吗?实际上,马有着腾发光芒、吐出图箓的神奇表现,是彰显品德、预兆圣明的祥瑞象征。因此,人们在言语中推崇马的灵性,世间以马的降临为荣耀之事。
     我朝高祖建立宋朝时,天下四方官员皆尽职守责,四方偏远之地都前来进贡。珍贵神秘的宝物堆满了玉府,毛色美丽的马匹排列在华丽的马厩中。其中有供皇帝乘坐的赭白马,它独具超凡脱俗的姿态。深得皇帝欢心,被赐予皇家马厩。它供皇帝驾驭时顺遂心意,奔跑疾行皆合乎礼仪法度。尽管年龄渐长,但其卓越的技艺与优美的姿态丝毫不减。多年来一直精心饲养,皇帝对它的恩情深厚且无微不至。最终,因年事已高、气力耗尽,它在马厩中死去。鉴于它年轻时尽心尽力,皇帝心怀恻隐,展现出仁爱之心。于是诏令陪侍的臣子,遵照旨意撰写文章。我这平庸浅陋之臣,冒昧地应命献上此赋。其辞如下:
     宋朝建立后的第二十二年,伟大的功业光照历代。军事上威武正义,军队严整有序;文化教育方面也十分完善且广泛深入。天下太平,可沿着兴盛之路稳步前行,如同接续前代圣王的轨迹。从旧史典籍中探寻国家兴盛的事迹,考察往昔记载四方的文献。从前黄帝即位时,有飞黄神马供其驾驭。后唐接受天命时,有带赤色花纹的神马应时而现,等待日出。汉朝国运亨通,天骥展现才能;曹魏德行美好,泽马贡献资质。那些超凡绝伦的良马,在前代就不时出现。它们与其他祥瑞一同闪耀光芒,被记载于祥瑞典册,还被纳入郊祀之歌由乐官传唱。它们用来尊崇护卫帝王的威严与神灵般的地位,在帝王出行时清道警戒。良马与日月星辰等精气光辉相互呼应,各种灵物皆按秩序呈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宋朝受天命建国之初,天下九州纷纷归顺。远方藩邦,有的凭借险要地势仍接受宋朝正朔,有的跨越遥远距离前来进贡。听闻诸侯朝见天子的盛会繁荣昌盛,由此可知华夏大地物资丰饶。宋朝汇聚天下各方贤才,囊括四方骏马。这些骏马皆是如乘风而行的优良品种,是神马的宏大后代。因此能够代替其他马匹,拉着帝王华丽的车驾,长久伴随在帝王身边。它们寿命长久,声名与价值也随之大振。确实是圣祖的丰厚恩赐,皇帝对这些骏马情有独钟,常让它们快速前进供自己乘用。
     单看那赭白马,筋骨强健,如同附着、树立一般,鬃毛下垂、竖起,充满生气。双眼明亮如镜,两颊与月亮般协调相称。身体形态独特,如同山峰挺拔突出,非凡的相貌散发着俊逸之气。奔跑起来远远超越其他马匹,瞬间消失在视线中,扬起的尘土都被远远抛在身后。它在塞门被选拔出来,因其雄伟之姿被进献到宫殿前。早上还在幽燕之地刷洗鬃毛,白天就已在荆越地区进食草料。用不可更改的经典教导人们敬重礼仪,用值得书写的事例训诫众人。皇帝和祖先们,闲暇之时出游。轻便的使者车辆疾驰在前宣告道路戒严,四周有持弓弩的骑兵环绕清理道路。指挥五营将士按各自队伍行进,车驾上的八只鸾铃发出声响调节步伐节奏。出行队伍人员身着华美的服饰,用金色丝带装饰,还点缀着红色颜料。马具上的宝石装饰如同繁星缠绕,雕刻的花纹像云霞般散布。赭白马前行时紧逼负责护卫阻隔人群的队伍,后退时连接着帝王的车辇。它有时突然耸身跃起,如鸿雁惊飞,有时舒展身姿奔跑,如龙腾飞。收敛雄姿,恭敬地为帝王车驾引路,怀着柔顺之心等待帝王驾驭。
     到了露水滋润、月色清冷,寒霜降临、秋意渐浓的时节。帝王兴起,要展现和演练威严。登上高处俯瞰广阔原野,坐在层层叠叠的高台之上。考量众人武艺,品评骏马的骁勇奔腾之态。华丽的彩饰四处悬挂,和谐的铃声再次响起。赭白马斜睨着自己的影子,昂首嘶鸣,似乎要飞跃起来,却又在中途折返。众多马匹在回环的猎场上分头奔驰,在长长的赛道上较量雄壮。赭白马与众不同,超越其他马匹,身姿矫健,远远领先。身手敏捷的猎手快速行动,急促的华丽鼓点节奏紧密。骏马们奔跑时,马蹄踏过玄色蹄印处,尘土如雹子般四散;越过白色箭靶,如冰裂般迅速。赭白马胸前汗水染成赭色,肩胛间汗流如血。马蹄在曲折道路上留下痕迹,马心中蓄积的怒气还未消散。帝王心情平和且稍有愉悦,都城百姓仰望并纷纷喜悦。骏马们在秋猎中展现出各种美妙多变的姿态后,那种超越寻常的气势依然存在。
     然而,骏马却受到马嚼子和缰绳的牵制,被困在繁华都市的马圈之中。它眷恋着西方极远之地,抬头远望,望着北方的云朵,不安地用蹄子踢地。仿佛要让紫燕马与之并驾齐驱,绿蛇马护卫在车毂旁,纤骊马接踵相随,秀骐马整齐并行。带着这些骏马去昆仑山拜见西王母,在宣岳邀请帝台。在中原大地留下足迹,穷尽如神仙般行走的轨迹。
     然而,过度沉迷于游猎,这要以先王为借鉴。如果肆意凌驾于百姓之上,将会因违背正确的道义而后悔。于是天子停下马车,改变想法,让随从休息,卸下装备。借鉴周武王的英武,效法汉文帝的光辉。关心百姓疾苦,修订国家典章制度。警惕野猪突然出现使驾车失败,小心飞鸟停在车辕横木上带来危险。所以要对常常忽视的事情恭敬谨慎,对未曾防备的方面也要认真准备。车舆要有多重轮子的安稳,马匹不能有翻车的失控。将赭白马安置在濯龙园的深处,给予它上等粮食的待遇。对它的饲养照料体现出仁爱,让它能终老一生。在它死后,用破旧的帷幕覆盖,收敛它的尸骨。天子的情谊周全,皇帝的恩泽施尽。
     结语说:只有德行才能感动上天,神物才会出现作为象征。在这个时代,众多骏马充满了宫殿的台阶和街道。它们禀受了月中神马的灵气,以云中蛟龙为祖先。志向雄伟、洒脱不凡,精气奇特。既刚健又温顺,能够听从缰绳的驾驭。在皇帝出行时尽力奔跑,为帝王的驱使而献身。希望能始终给予它们优厚的饲养,庇护它们的后代。然而骏马最终像早晨的露水一样消逝,永远地离去了。
    喜欢。
  

第277章 颜延之《赭白马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