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9章 石崇《楚妃叹》[2/2页]

诗词一万首 咸鱼耀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凸显他作为臣子的能力和价值。
     17. 知能谋始,明能图身。
      解析:“知能谋始”突出孙子的智慧,他有足够的智谋在事情开始时就能谋划周全,具备前瞻性和战略性思维,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制定长远的规划。“明能图身”表明孙子不仅聪明睿智,还懂得明哲保身,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能够妥善地处理各种情况,保护自己。这体现了孙子在政治智慧和生存智慧方面的双重能力,展示出他作为一位优秀臣子的全面素养。
     18. 逝辞灵丘,终隐海滨。
      解析:此句描述孙子的归宿。“逝辞灵丘”表示孙子离开灵丘,“灵丘”可能是当时楚国的某个地方。“终隐海滨”指他最终选择在海滨隐居。孙子在为楚国做出贡献后,选择功成身退,隐居海滨,这一行为进一步体现了他“明能图身”的智慧,不贪恋权势,懂得适时隐退,以保全自己,同时也为他的人物形象增添了一份淡泊名利的色彩。
     19. 乱曰:恩施天下,威振诸侯。
      解析:“乱”是古代乐歌的最后一章,通常用于总结全篇主旨。“恩施天下”强调楚国的恩泽施及天下,表明楚国在楚庄王、樊姬、孙子等君臣的治理下,不仅自身发展繁荣,还能将好处惠及周边地区,展现出楚国的大国风范和影响力。“威振诸侯”突出楚国的威严震慑到各个诸侯,显示出楚国在当时诸侯中的强大地位,总结了楚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强大影响力,强化了诗歌对楚国霸业的歌颂主题。
     20. 令行禁止,谁敢不然。
      解析:此句进一步阐述楚国的强大统治力。“令行禁止”形容楚国的政令能够严格执行,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体现出楚国政治管理的高效和有序。“谁敢不然”以反问的形式强调在楚国强大的统治下,没有人敢违抗命令,突出了楚国政令的权威性,从侧面反映出楚国的强盛和稳定,再次彰显楚国的霸业。
     21. 释彼玩好,如彼去趍。
      解析:此句含义较为隐晦,可能是指楚国君臣能够放下对玩好之物的追求,如同有所取舍地前行。这暗示了楚国君臣不贪图享乐,专注于国家的发展和霸业的成就,体现出他们的志向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从侧面反映出楚国能够强大的原因之一是君臣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对国家发展的专注。
     22. 羔裘豹饰,翠帽锦裘。
      解析:这里描绘的可能是楚国宫廷或贵族的服饰穿着,“羔裘豹饰”指穿着羔羊皮袄并以豹皮为装饰,“翠帽锦裘”表示头戴翠羽装饰的帽子,身穿华丽的锦裘。通过对服饰的描写,从侧面展现出楚国的富足和奢华,也反映出楚国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水平,为楚国的繁荣景象增添细节描绘。
     23. 齐姬挥袖,楚妃结讴。
      解析:“齐姬挥袖”和“楚妃结讴”描绘出一幅歌舞升平的场景,可能是在楚国的宫廷宴会或庆典上,齐地的女子挥动衣袖翩翩起舞,楚国的妃子们一起唱歌。这一场景的描绘展现出楚国宫廷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暗示楚国的繁荣昌盛,人们生活安乐,从侧面烘托出楚国在当时的盛世景象。
     24. 心与化迁,行与世留。
      解析:此句表达楚国君臣的思想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他们的行为也会在世间留下印记。这体现出楚国君臣具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智慧,并且他们的功绩和品德会被后世铭记,强调了楚国君臣对楚国历史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以及他们的影响力的持久性。
     25. 淑人君子,实邦之基。
      解析:总结前文对楚庄王、樊姬、孙子等人物的描述,指出这些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淑人君子”,实际上是国家的根基。强调了贤君良臣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至关重要性,点明诗歌的主题之一,即通过歌颂楚国的贤君良臣,表达对国家治理和发展的思考。
     26. 伊晋是幸,桓、文则畴。
      解析:此句意思可能是说晋国能够兴盛是幸运的,因为有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贤君可以与之相媲美(“畴”有同类、匹敌之意)。这里将楚国与晋国相类比,暗示楚国如同晋国一样,因为有楚庄王等贤君良臣,所以能够成就霸业,进一步强调贤君良臣对于国家兴盛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楚国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以与晋国及齐桓公、晋文公相提并论的方式,突出楚国的辉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句译:
     1. 荡荡大楚,跨土万里。
     辽阔广大的楚国,疆土纵横万里。
     2. 北据方城,南接交趾。
     北方以方城为险阻,南方与交趾接壤相连。
     3. 西抚巴汉,东被海涘。
     西边安抚巴汉地区,东边一直延伸到海边。
     4. 五侯九伯,是疆是理。
     天下诸侯,由楚国划分疆界并加以治理。
     5. 矫矫庄王,渊渟岳峙。
     卓越不凡的楚庄王,如渊水深沉,似山岳屹立。
     6. 冕旒垂精,充纩塞耳。
     头戴冕旒,神情专注,以充纩塞耳不听谗言。
     7. 韬光戢曜,潜默恭己。
     隐藏光芒,低调行事,默默修养自身德行。
     8. 内委樊姬,外任孙子。
     在内把事务委托给樊姬,在外任用孙子处理政务。
     9. 猗猗樊姬,体道履信。
     美丽贤淑的樊姬,体悟道理,践行诚信。
     10. 既绌虞丘,九贤斯进。
     说服楚庄王贬退虞丘子后,九位贤才得以进用。
     11. 割欢抑宠,居之不吝。
     割舍个人欢娱,抑制自身荣宠,毫不吝惜。
     12. 不吝实难,可谓知几。
     做到毫不吝惜实在困难,樊姬可称得上洞察先机。
     13. 化自近始,着于闺门。
     教化从身边近处开始,在宫廷之内彰显成效。
     14. 光佐霸业,迈德飞声。
     她辅佐成就辉煌霸业,凭借高尚品德声名远扬。
     15. 奕奕孙子,古之贞臣。
     光彩照人的孙子,是如同古代的忠贞臣子。
     16. 服义修礼,邦国是振。
     遵循道义,修养礼仪,使邦国得以振兴。
     17. 知能谋始,明能图身。
     有智谋能谋划开端,有明智可保全自身。
     18. 逝辞灵丘,终隐海滨。
     离开灵丘,最终在海滨隐居。
     19. 乱曰:恩施天下,威振诸侯。
     尾声说道:楚国的恩泽施于天下,威严震慑诸侯。
     20. 令行禁止,谁敢不然。
     政令通行,有禁必止,谁敢不遵从。
     21. 释彼玩好,如彼去趍。
     舍弃那些玩物嗜好,像有所取舍般前行。
     22. 羔裘豹饰,翠帽锦裘。
     身着羔羊皮袄装饰着豹皮,头戴翠羽帽,身穿锦缎裘衣。
     23. 齐姬挥袖,楚妃结讴。
     齐地女子挥动衣袖跳舞,楚国妃子们一起唱歌。
     24. 心与化迁,行与世留。
     思想随时代变化,行为在世间留下印记。
     25. 淑人君子,实邦之基。
     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是国家的根基。
     26. 伊晋是幸,桓、文则畴。
     晋国因有贤君而幸运,楚国与有齐桓公、晋文公的晋国相媲美。
     ……
     全译:
     幅员辽阔的大楚国,疆土纵横达万里之遥。
     北方依靠着方城天险,南方与交趾紧紧相接。
     西边安抚着巴汉之地,东边一直延展到海滨。
     天下的诸侯们,皆由楚国划定疆界并治理。
     卓越不凡的楚庄王,似渊水沉静、山岳耸立。
     头戴冕旒,神情专注庄重,充纩塞耳不听谗言。
     他隐藏自身光芒,默默修养,谦逊自律。
     在宫廷之内,他将事务托付给樊姬;对外,他任用孙子处理国事。
     美丽贤淑的樊姬,体悟大道,践行诚信。
     她劝说楚庄王贬退虞丘子,使得九位贤才得以进用。
     她割舍个人欢娱,抑制自身荣宠,毫不迟疑。
     做到如此毫不吝惜实在艰难,她可称得上洞察先机。
     她从身边近处做起施行教化,成效在宫廷之中彰显。
     她辅佐楚庄王成就辉煌霸业,凭借高尚品德声名远扬。
     光彩照人的孙子,是如同古代的忠贞之臣。
     他遵循道义,修养礼仪,振兴了整个邦国。
     他智谋超群,能在事情开端就精心谋划;又明智通达,懂得保全自身。
     他离开灵丘,最终在海滨隐居。
     尾声说道:楚国的恩泽广施天下,威严震慑四方诸侯。
     楚国政令通行无阻,有禁必止,谁敢不遵从?
     楚国君臣舍弃玩物嗜好,像有所取舍般一心向前。
     人们身着羔羊皮袄装饰着豹皮,头戴翠羽帽,身穿锦缎裘衣。
     齐地的女子挥动衣袖翩翩起舞,楚国的妃子们一同唱歌。
     楚国君臣的思想随时代变迁而发展,他们的行为在世间留下印记。
     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实在是国家的根基。
     晋国因有贤君而幸运,楚国可与有齐桓公、晋文公的晋国相媲美。
    喜欢。
  

第239章 石崇《楚妃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