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成的马笼头和玉石装饰的马嚼子,形容马具的华贵。“游服”指华美的衣服,“飞盖”指高高的车盖,形容车辆的华丽。这两句通过对车马和服饰的描写,展现出饯行场面的奢华,从侧面反映出对出行者的重视,同时也暗示出行者身份的尊贵。
8. 焜耀琳琅,翠藻雕采。
解析:“焜耀琳琅”形容各种物品光彩夺目,琳琅满目,“焜耀”意为光辉灿烂,“琳琅”原指美玉,这里泛指美好的事物。“翠藻雕采”指精美的雕饰和华丽的文采,“翠藻”可理解为华丽的装饰,“雕采”强调精美的雕琢与色彩。这两句进一步渲染饯行场面的奢华,通过对现场各种精美物品和装饰的描写,使整个饯行场景更加生动、富丽堂皇。
9. 微物足怀,况于亲爱。
解析:“微物足怀”意思是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足以让人怀念。“况于亲爱”则递进一层,更何况是与关系亲密的人分别。此句由物及人,以微小事物能引发怀念,衬托出与出行者(亲密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表达了对出行者深厚的情感。
10. 饯行赠贿,敢不嘉戴。
解析:“饯行赠贿”指众人在饯行时赠送礼物,“贿”在古代有财物、礼物之意。“敢不嘉戴”表示出行者对众人的饯行和赠送礼物心怀感激,怎敢不欣然接受并铭记于心。此句体现了饯行者与出行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彼此之间深厚的情谊。
11. 百谷扬波,旌旗攸蔼。
解析:“百谷扬波”描绘出众多山谷间水波荡漾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宏大的背景氛围。“旌旗攸蔼”再次强调旗帜众多且随风飘扬的样子,“攸蔼”形容旌旗繁盛的样子。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旗帜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饯行场面的宏大与壮观,同时也给人一种充满力量和希望的感觉,暗示出行者的行程将如这宏大的场景一般,充满气势。
12. 稳尔征徒,在寘在迈。
解析:“稳尔征徒”是对出行者的祝愿,希望出行者一路安稳,“稳”体现了对其行程安全的期盼。“在寘在迈”中,“在寘”可理解为在合适的地方停歇,“在迈”表示不断前行,即希望出行者在旅途中既能适时休息调整,又能顺利前行,表达了对出行者行程顺利的美好祝愿。
13. 假我皇祖,绥予思成。
解析:“假我皇祖”意思是借助我们伟大祖先的庇佑,“假”有借助之意。“绥予思成”中,“绥”有安抚、保佑之意,“思”为助词,无实际意义,“成”表示成功,即希望祖先保佑出行者能够达成心愿,获得成功。此句借助祖先的力量,表达对出行者深切的祝愿。
14. 闿其大吉,俾尔永宁。
解析:“闿其大吉”意为开启大大的吉祥,“闿”有开启之意。“俾尔永宁”表示使你永远安宁,“俾”是使的意思。这两句以直白的语言,再次表达对出行者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获得极大的吉祥,永远平安宁静,将全诗的祝福之情推向高潮。
……
句译:
1. 仰天惟龙,御地以骥。
仰望天空,龙是最为卓越;驰骋大地,依靠的是骏马。
2. 利有攸往,不期而至。
无论前往何处都顺遂获利,成功往往不期而遇。
3. 好是君子,民之攸暨。
这位令人称赞的君子啊,百姓都对他衷心归附。
4. 赴命恤功,民实嘉赖。
他为使命全力以赴,关心功绩,百姓确实对他赞许又依赖。
5. 威虽肃杀,惠以和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威严时令人敬畏,同时又以仁爱使各方融洽相处。
6. 偃尔丰旆,饮饯于迈。
盛大的旗帜随风飘扬,众人摆下酒宴为你即将远行饯别。
7. 金羁玉勒,游服飞盖。
马具是金饰的笼头和玉制的嚼子,华美的衣服,高高的车盖。
8. 焜耀琳琅,翠藻雕采。
现场光彩夺目、琳琅满目,有着精美的雕饰与华丽的文采。
9. 微物足怀,况于亲爱。
微小的事物都足以让人怀念,更何况是与亲爱的你分别。
10. 饯行赠贿,敢不嘉戴。
众人饯行赠送礼物,我怎敢不欣然接受并感恩铭记。
11. 百谷扬波,旌旗攸蔼。
众多山谷间水波荡漾,旗帜随风纷纷飘扬。
12. 稳尔征徒,在寘在迈。
愿你这远行之人一路安稳,该停歇时停歇,该前行时前行。
13. 假我皇祖,绥予思成。
借助我们伟大祖先的庇佑,保佑你达成心中所愿。
14. 闿其大吉,俾尔永宁。
为你开启大大的吉祥,使你永远平安宁静。
……
全译:
仰望苍穹,龙为天之骄子;俯瞰大地,骥乃驰骋良驹。
您如它们一般,无论去向何方皆顺遂无虞,成功自会不期而至。
您是那备受赞誉的君子,百姓都衷心归向于您。
您为使命竭尽全力,心系功绩,百姓对您满是赞许与信赖。
您威严凛凛,令人心生敬畏;又心怀仁爱,能使各方和睦融洽。
盛大的旗帜随风招展,我们摆下饯行的酒宴,为即将启程的您送别。
只见那马具皆是金羁玉勒,出行服饰华丽非常,车盖高高扬起。
现场一片光彩绚烂,美物琳琅满目,精美的雕饰与华丽的文采相得益彰。
即便是微小的物件都足以勾起怀念,更何况是与您这般亲近之人分别。
大家为您饯行并赠送礼物,您定会欣然接受并感恩于心。
山谷间水波泛动,众多旌旗随风飘扬,场面盛大。
愿您这一路征程安稳顺遂,既能适时停歇,又能顺利前行。
借助我们伟大祖先的庇佑,愿能护佑您达成心中所想。
为您开启无比的吉祥,让您永远平安康泰。
喜欢。
第218章 孙楚《祖道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