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5章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九》[2/2页]

诗词一万首 咸鱼耀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赠秀才入军·其九》通过独特的情感表达、巧妙的艺术手法,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在忧愁与孤独中对知音的渴望以及对解脱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嵇康个人情感的抒发,更反映了人类在面对精神困境时的普遍追求与挣扎,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与启示意义。
     ……
     解析:
     心之忧矣,视丹如绿
      字面解析:“心之忧矣”,诗人直白地倾诉内心被忧愁所占据。“视丹如绿”,从字面看,是说诗人眼中红色仿佛变成了绿色。在正常视觉里,红与绿界限分明,而此处诗人因忧愁过度,视觉感知出现紊乱,将红看成绿。
      情感与表现手法解析:这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手法,通过这种违背常理的视觉描写,强烈凸显出诗人忧愁之深。这种忧愁已严重干扰他对世界的正常认知,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诗人内心痛苦的强烈程度,仿佛整个世界都因这份忧愁而扭曲。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字面解析:“嘉”意为赞赏、羡慕,“彼钓叟”指那位钓鱼的老者。“得鱼忘筌”中,“筌”是捕鱼用的竹器,意思是钓鱼者钓到鱼后,便忘了捕鱼工具。
      情感与典故解析:这里运用了《庄子·外物》中的典故。诗人羡慕钓叟能在得鱼后忘却工具,实则是羡慕钓叟能不为外物所累,洒脱地放下。此句与诗人当下忧愁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诗人对这种超脱、豁达境界的向往,希望自己也能像钓叟一样,摆脱内心忧愁的束缚,放下执念,以轻松的心态面对生活。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字面解析:“郢人”指楚国郢都的人,“逝矣”表示这个人已经离去。“谁与尽言”即还有谁能与我毫无保留地畅谈。
      情感与典故解析:此句运用“郢人斫垩”的典故。楚国郢都有一人,鼻尖上沾了白灰,让石匠用斧子削去,石匠运斧成风,准确削掉白灰,郢人却面不改色。后来郢人死去,石匠便再也找不到如此默契的搭档。诗人借此典故,感慨如同郢人般的知音已经离世,如今没有能与之倾心交谈的人。深刻表达出诗人因失去知音而产生的孤独、无奈与哀伤,强调知音对诗人精神交流的重要性,也进一步阐释了诗人忧愁的根源。
     ……
     句译:
     心之忧矣,视丹如绿
     译:我心中充满了忧愁啊,以至于把红色都看成了绿色。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译:我羡慕那钓鱼的老翁,钓到鱼后便忘了捕鱼的竹篓。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译:那位郢都的知音已经离去了,如今还有谁能与我畅所欲言呢?
     ……
     全译:
     我心中满是忧愁,竟恍惚把红色错看成绿色。
     真羡慕那垂钓的老者,钓得鱼儿后便忘了捕鱼的竹笱。
     当年的郢人已经逝去,如今又有谁能与我倾心长谈呢?
    喜欢。
  

第45章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