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章 班婕妤《怨歌行》[2/2页]

诗词一万首 咸鱼耀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精细的丝织品闻名,“纨”指质地细密的丝织品,“素”表示白色的生绢,突出其材质精良。“皎洁如霜雪”运用比喻,将白绢比作霜雪,生动展现其色泽的洁白、纯净,如同霜雪般晶莹剔透。这两句从质地与色泽两方面,细致刻画了齐纨素的精美,为后文将其制成的扇子之美做铺垫,同时也暗喻女子自身品质的高洁与美好,如同这精美的绢布一般出众。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解析:“裁为”表明动作,将精美的齐纨素裁剪制作成“合欢扇”。“合欢”一词蕴含团圆、欢乐之意,寄托着美好的情感与期盼,暗示女子对美好爱情与幸福生活的向往。“团团似明月”,又一次运用比喻,把扇子的形状比作明月,形象地描绘出扇子的圆润、美观。明月在传统文化中常象征着团圆、美好,此比喻不仅强调了扇子外形的可爱,更暗示女子初入宫时生活的圆满、受宠,如同这明月般被珍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解析:“出入君怀袖”以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扇子与君主关系的亲密无间。扇子常被君主携带在身边,置于怀袖之中,意味着君主对其的喜爱与珍视,须臾不离。这暗示着女子在受宠时期,能时刻陪伴在君主身旁,备受呵护。“动摇微风发”描述扇子轻轻摇动时,微风随之而起,给君主带来凉爽。这里既体现了扇子的实际功用,又象征着女子能为君主带来愉悦与舒适,如同扇子带来的微风,不可或缺,进一步强调了女子在君主心中的重要地位。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解析:“常恐”二字,直抒女子内心深深的忧虑与恐惧。“秋节至”,秋天的到来,在古诗中常象征着生命的衰落与变化,这里暗示着女子命运的转折点即将来临。“凉飙夺炎热”,“凉飙”指秋风,秋风强劲,带走了夏日的炎热,使扇子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此句以季节的自然更替,巧妙隐喻宫廷中君主情感的变化,女子深知随着时间推移,自己的青春美貌会如炎热的夏日般消逝,君主的宠爱也会像秋风一样无情地吹走,表达出女子对未来命运的担忧与不安。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解析:“弃捐”明确表达出被抛弃的意思,“箧笥”指箱子之类的收纳器具,扇子被无情地丢弃在箱子里,不再被使用。这一场景象征着女子失宠后,被君主彻底冷落,如同无用之物般被搁置一旁。“恩情中道绝”直接点明主旨,女子与君主之间曾经的深厚恩情,中途断绝,戛然而止。此句将女子内心的哀怨、痛苦与无奈之情推向极致,深刻地表达了她对命运无常和爱情消逝的悲叹,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封建宫廷中女子命运的悲惨与无助。
     ……
     句译: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译:刚从织机上裁下的齐国精细白绢,洁白光亮如同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译:把它裁剪制作成合欢团扇,圆圆的形状就像天上的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译:扇子常常出入在君王的怀袖之中,轻轻摇动便有微风拂来。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译:常常担心秋天的时节到来,秋风会赶走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译:(扇子)被抛弃在箱子里,(我与君王的)恩情也半途断绝。
     ……
     全译:
     新织就的齐地精细白绢刚刚从织机上裁剪下来,其洁白的色泽犹如霜雪般莹润。
     将它精心裁制成象征团圆欢乐的合欢扇,那圆圆的形状恰似天空中皎洁的明月。
     这扇子时常陪伴在君王身边,或被置于怀袖之中,只要轻轻摇动,就能带来丝丝微风。
     只是常常担心秋天的脚步临近,那凛冽的秋风会驱走夏日的炎热。
     一旦如此,扇子就会被丢弃在竹箱之中,往昔与君王的深厚恩情,也便就此中道断绝。
    喜欢。
  

第14章 班婕妤《怨歌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