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3章 演的不好,但是效果好[2/2页]

重回华娱2003,我是七代导演 笑皆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秋也没看到过自己的丈夫,两人在没有见面的情况下,成为了夫妻,这种无所适从,突如其来的婚姻,让两人都处于迷茫状态。
     镜头下的两个人表现非常好,演比不演的好,演的不好效果更好。
     尤其是张颂纹,早年离开家乡,在外上学,他哪里认识这些人,叫不出来名字的那种尴尬,更是体现在他的眼神那种泪汪汪,写在脸上的尴尬。
     两场戏,发生在两户人家,其实距离并不远,但是两个镜头全部是一镜到底。
     为了这场戏,钱信特意从中影借了一套设备出来,两套设备同时拉片。
     最后把两条线合在一起,钱信会把两个摄影的画面最后做一个合并处理,相当于把两部电影合在一起的拍摄手法。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一个大荧幕,同时出现两个画面,喜庆的氛围中,两个无所适从的新人,即将要结婚。
     无论是电影中出现一些错误,钱信都没有修改,也没有喊停,完完整整的一镜到底,而且还是群像,哪怕是笑场在这种欢喜的场景中也不会觉得突兀。
     当两个人合在一起,两块荧幕变成一块的时候,素未谋面的两人成为了夫妻。
     新婚之夜,阮涛无法接受,和父母爆发了矛盾,当他看到沈秋的时候,却发现,对方很美丽。
     男人哪有不好色的。
     阮涛逐渐的喜欢上了对方,沈秋也喜欢阮涛这个才子。
     他们的民族是有纹面的习俗,女性在结婚之后,要在脸上用荆棘刺,刺上一个个血印,然后涂抹草木灰。
     或许在古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像是一种对女性的奴役。
     又或者说好听点,是为了让女性变得更丑,面对山贼的时候女性可以免受山贼的迫害。
     具体怎么想就留给观众了。
     结婚后的沈秋按理来说是要接受纹面。
     阮涛不同意,他觉得那是封建糟粕,现在已经是民国时期了,不应该有这种风俗。
     在阮涛的坚持下,沈秋没有进行纹面,依旧是那么美丽。
     而阮涛收到了信件,他要入伍了,他是军校毕业的,在毕业后已经是一名小军官。
     接到上级命令,要入缅作战。
     沈秋留在家中等待她回来,一年没有回来,两年没有回来,村里的人说闲话,小混混们觊觎她。
     就连山贼都听说了她的美貌,惦记上了她。
     而沈秋的家人觉得阮涛战死了,希望沈秋另嫁他人。
     沈秋却做出了一个决定,她去纹面了。
     为了等待自己的男人,为了免受其他困扰,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已婚女人才有的纹面,在自己的脸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刺青。
     “就算他不要我,我也要等他回来,我沈秋是他的女人,一辈子都是……”
     沈秋的纹面让她少了很多麻烦,同样的一个人生活的她非常困苦,每天除了下田之外,就坐在村口等待,她一直在等待自己的丈夫归来。
     这一等,就是七十年。
     直到在国外工地上挖到了一片墓地,墓碑上面有阮涛的名字。
     而村口,已经是一位九十多岁,满脸刺青的老妇人。
    喜欢。
  

第193章 演的不好,但是效果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