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十五章 人口[2/2页]

朕法 明日边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员加起来人数接近两万,这都是需要朝廷养活的。
     也就是说,最少有八十万人,不事生产,靠朝廷,靠百姓养活,比例约五比一。
     这种情况虽然比聂正邦的燕国要好很多,但在王秦看来,还是太可怕了。
     此外,在蜀在赵,大汉还招募了十多万本地人为军,这个数字并没有算上,但他们也需要大汉养活,不能因为不是大汉人而区别对待。
     不管战争打不打,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都是一个大问题,物资运输方面的压力是空前巨大的。
     补给八十万的军队,需要多少民夫?
     答案是倾国之力。
     人口是国家的根本,没有足够数量的人口,何以称之为大国?强国?
     聂正邦不懂这一点,可王秦却不能不知道。
     天下诸国,只要是稍有实力,国内人口数量必然不会太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了不影响百姓们的劳作,王秦命人养了几十万匹马、骡子,用于运输,各地官府组织民众,以接力方式,将一批批物资送往目的地。
     这一系列的操作,环环相扣,不能有半点差错,相当考验朝廷和各地官府的协调组织能力。
     而负责这一切的则是极有运输经验的万一权。
     万一权每天都在为筹措物资,运输物资而头疼,他如今被王秦封了个非常响亮的头衔,大司徒,主管所有大汉军队的后勤。
     这他娘的就是个苦差事!
     干得好,是理所应该。
     干的不好,稍有缓迟,就被各部军队骂的狗血淋头。
     什么大司徒,就是受气包!
     万一权恼恨的想道。
     但恨归恨,气归气,还是得咬着牙继续干下去。
     否则他失去了价值,王秦一定会给他小鞋穿。
     别人不了解王秦,认为他是英明神武、宽宏大量,气度非凡……的君主。
     可只有万一权,才自认为最懂王秦。
     这是一个有仇必报、心胸狭隘、且十分腹黑的人,有句话叫宁可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
     在万一权看来,宁可得罪小人,也不要得罪王秦。
     为了缓解百姓的压力和负担,凡是不参与战争的军队,一律屯田,以实现自给自足。
     聂正邦在燕都外,连日大规模的演练他的十万人马,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威慑石井松,不要打他的主意,否则一定没有好果子吃。
     同时,他派人直接向王秦求援,并表示,燕国愿永世以大汉为主,这等于是承认大汉为天下霸主。
     这是继沙罗之后,第二个向大汉臣服的国家。
     王秦对聂正邦的请求,只是一笑而过。
     霸主的称号,只是一个虚名。
     只有真正一统天下,才算是四海臣服。
     聂正邦,王秦还是会救的,目前来说,他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只是,该怎么救?
     石井松有三十万大军,硬碰硬,大汉的军队很吃亏。
     所以,只有等,等石井松进攻燕都,那才是汉军出手的时候。
     只要石井松一发兵攻打燕都,韩德就会立刻进攻蒲州。
     蒲州,是石井松现在的立足点,一旦有失,石井松和他的三十万人马,将失去物资补给,就算汉军不收拾他们,他们也会因没粮而的饿死。
     汉军的算盘打的响,可石井松也不傻,他知道进攻燕都的弊端。
     可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第一,按照自己的原先计划,继续实施。
     第二,待在蒲州,坐吃山空,而后坐以待毙。
     不管那条路,都不好走,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石井松思索再三,决定下一盘大棋,和韩德、龙治所统汉军来个一决生死,包括燕都的聂正邦,一个都别想逃走。
    喜欢。
  

第四百十五章 人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