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零七章 心虚[1/2页]

朕法 明日边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日,汉军按照王秦的命令,向南渡大营射去数千封劝降书。
     杜世杰、潘广等人在帐内听到将士汇报此事,大吃一惊,江北百姓对王秦多有推崇之意,许多将士都对这次的讨汉之战感到莫名的压力,毕竟王秦和汉军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
     劝降书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令将士们投降,但在心理上,会令将士们产生浮动,影响军队士气。
     “所有的劝降书,立即焚毁,严禁将士们传阅和讨论!”
     杜世杰急道。
     “我认为,堵不如疏,此事越是禁止,越会让将士们感到好奇,不如将将士们聚集在一起,公开讨论这封劝降信,拆穿王秦的用心之险恶,激励将士,团结一致抗敌!”
     杜世杰身边一身高不足五尺的男子笑道。
     此人名叫胡笕,是江北有名的隐士,足智多谋,只因身体缺陷,常为人所轻,因此愤而避世。
     张淼为了请他出山,耗费了很大的精力。
     这也是张淼为何人在江北,却不担心杜世杰、潘广等人的原因。
     他相信胡笕,有他在,王秦想破他的大军,并非易事。
     出发前,张淼已经叮嘱过杜世杰,一切决定,当遵从胡笕的命令。
     杜世杰不敢违背,见胡笕发话,他立刻按照胡笕的吩咐去做。
     王秦的劝降书,是由许平捉笔完成的。
     他以江南江北是一家为核心,阐述两军应放弃对抗,实现和平,他们好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
     许多江北军看完后,都暗暗泣泪,他们早就厌烦了战争,想过几天安生日子,只是当政者不允许啊!
     胡笕拿过一封劝降信细细的看了一遍,又见将士们多有感触,心中大呼不妙。
     他暗暗佩服王秦蛊惑人心很有一套,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才是战术的最高境界啊!
     他们的讨汉之战,注定了从一开始,就没有多少胜算。
     双方,无论是从兵力、后勤等各方面对比,都不占优势。
     张淼想搏一把的心理,胡笕可以理解,但不赞同。
     他认为,张淼应该携十几万江北军和数十万江北百姓,归降王秦,如此方可换取子嗣一世富贵与平安。
     这才是上上之策。
     如果讨汉失败,王秦是绝对不会手下留情,昔日的那点恩情,对王秦这种铁血杀伐的人来说,会有用吗?
     事已至此,多想无益。
     他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杜世杰很快将将士们聚集,由胡笕上台讲话,揭露劝降信背后,王秦的险恶用心,胡笕痛斥王秦是卑鄙小人,激励将士们不要被王秦蛊惑,只要能击破汉军,攻下大明城,人人都可得重赏。
     这番讲话,效果甚微,结尾时,将士们都有些打不起精神,口号喊起来有精无力。
     败军之相啊!
     胡笕脸色铁青,这一幕刺痛了他的内心,就是所向披靡的虞骁重生,面对这一幕,怕也是无力回天吧!
     杜世杰悄悄的对胡笕说道:“军师,这疏的效果不大啊,我看将士们对王秦并无太大的杀心,我们怕是很难取胜啊!”
     胡笕低声道:“这场仗,本来就没有什么胜算,唯今之计,我们只能死守南渡大营,待张公驰援。”
     “可是江面被汉军封锁,张公的兵马过不来啊!我们在江南,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随时都会翻船。”
     杜世杰心虚的说道。
     “你身为江北军的主帅,可千万不能有怯意啊!否则让将士们看见了,更会影响士气,这仗还怎么打?”
     胡笕批评杜世杰。
     “是是,军师教训的是!”
     杜世杰点头道。
     江面。
     邓伯的水军停留在江上,随时保持作战状态,防止张淼趁夜渡江。
     “邓将军,上流有大船而下,初步估计,有五十艘大船,约莫五六千人!”
     “哪里的军队?”
     邓伯惊讶道。
     “蜀国!”
     

第三百零七章 心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