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104章 北失南补  
     郑修武十八年,郑侯改元遂和(公元前690年)。
     同年秋,发国中之兵车五百乘,兵十万南下攻打东南夷。
     夷人自危,忙联合拒郑。恰有吴国后方来攻,大败,逃往舒地、徐国境内。
     舒夷与徐国是当时东南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众夷妄图抱团自保。
     但郑军气势如虹,两国国君无奈之下只得派人谈判。
     使者前往郑营,说明来历,愿永做郑国附庸,只图保其社稷。
     姬忽不同意,扬言定要彻底扫灭东南。
     使者回报,诸夷只得联合一战,企图击败郑军得以喘息。
     但人算不如天算,待诸夷联军行至旷野,后方却传来城池已失的噩耗。
     徐子大恐,忙率徐国军队率先回援。
     这时恰巧郑军杀到,诸夷联军被杀得大败,余众四散而逃。
     原来是猛获带领的郑国精锐部队提前埋伏在舒邑与徐邑城外,待其大军倾巢而出,便偷袭两城,将其拿下。
     使东南诸夷最大的两个国家首尾不能相顾,最终亡国。
     徐子被抓,姬忽细数其恶,夺其封国。改徐国为徐县,留一万兵卒把守。
     其余众夷皆臣服,姬忽将王公贵族连同徐国徐子一同打包送往新郑,随后派郑国军队据守各地。
     从此,东南诸国,尽在郑国掌中。
     舒夷大军则是趁机向南遁去,随后转而向西,月余便逃至楚国。
     楚国因先祖曾被姬忽打败,错失称霸的大好良机,于是接纳舒夷余孽,与其共抗郑国。
     郑军追至楚境边界,方才停下。
     报与姬忽,说舒夷与楚国共同据之则如何是好?
     姬忽正欲攻击,谁料后方传来郑国的曲沃被秦范联军进攻一事,顿时脸色大变。
     急欲还国,蹇叔却道:
     “国君想回援曲沃,依臣看万万不可。”
     “爱卿何出此言?”
     蹇叔对曰:“曲沃据此千余里,待吾大军赶至,恐早已落入敌手。况楚蛮仍在,必定会趁吾大郑回师,袭扰我军。”
     姬忽这才想到这样做的严重后果,自己竟因一时心急,险些铸成大错。
     这蹇叔是不同意他进攻东南夷的,所以才硬要跟来的。
     今番果然在姬忽犯错时及时提醒了他。
     姬忽想起,一开始时蹇叔就说了,东南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秦范这样的虎狼之国。
     没想到竟然真被蹇叔说中,姬忽顿觉无地自容。
     要怪也就怪自己轻信了秦妍说的话,要不是这样,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再想到蹇叔能提前看出端倪,明显是一位有着极强战略眼光的能臣呀,不禁对其大为佩服。
     随后姬忽便询问了蹇叔,该如何解决眼前困局。
     蹇叔便说了一段话。
     待蹇叔言毕,姬忽便欣然道:“寡人有如此能臣,何愁天下不平?”
     随后安排人下去准备。
     近夜时分,郑军强行攻击了一拨楚军。
     楚军防御甚密,郑军无计可施。
     随后郑军停止攻城,郑营便静谧下去。
     楚人还在庆幸,以为郑国终于被他们打败了。
     谁料楚将子玉却言:“郑国兵峰强势,并无败势,此番必然有诈。”
     于是派兵查探,发现郑军已撤出十余里。
     子玉将这一消息报告给新的楚子,故楚王熊通之孙,楚子熊赀之子熊货。
     熊货闻言,忙命子玉派兵追击。
     楚人贪功冒进,谁料在曾地中郑军埋伏,其众悉数被歼。就连楚将子玉也被俘获。
     随后,郑兵继续南下。攻破楚都,俘获楚子熊货,将楚贵族一同打包带走。
     派军队官员留下驻守。
     这就是蹇叔出的计谋。
     他觉得秦范来攻,救援必

第104章 北失南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