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章 改革商税,引荐蹇叔[2/2页]

穿越春秋,吾为最强昭公 爱吃白蜜黄螺的如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完,张忽内心直道:大才,困扰了现代这么多年的问题,竟然被一个古人给解决了。我看以后,还有谁再敢骂古人都是些蠢猪笨牛。
     起码这百里奚,放在现代社会,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张忽有点儿激动地继续说道:
     “还有,对那些不法奸商也实行严厉的处罚,发现一个,重判一个,让他们多交罚款。另外,对管税的官员们的俸禄也要有所提高,这样才能杜绝他们贪污。”
     百里奚听完也好像开了窍一样,便道:“是呀,臣咋没想到,官员们贪污,很多是因为生活所迫。随着这几年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郑国的物价已经涨了近一倍了。可这官员们还是以前的俸禄,为了生活,有些不想贪污的也只好将手伸到了国家的口袋里。”
     “是呀,百姓的日子好了,官员们也应该增加俸禄了。如果他们的俸禄增加了,还不满足的话,那就怪不得我郑忽心狠了。”张忽道。
     百里奚听完,顿时感激:“世子能为官员着想,实乃我郑国之福呀。”
     张忽却说:“我也不想给他们给,可你看看,不给的话,他们就去盘剥我的国民了,这我怎能受得了?”
     百里奚听后心惊:原来是怕他们为祸百姓,这才不得已这样做的呀!
     瞬间便觉得这世子必然是一个心狠手辣之辈,自己这些在他手下当官的,以后可得好好侍奉,千万不能犯错。
     正当他如此想时,张忽的话再次将他的注意力给拉了回来。
     “先生,您一年的俸禄几何?”
     “不瞒世子说,臣一年俸禄一千金,臣是郑国上卿,故而还是较多的。”百里奚老实回答。
     “太少了,给你一年五千金。”
     张忽直接嘴巴一张,就将百里奚的俸禄提高了五倍。
     这百里奚怎么敢接受呢?忙跪下推辞。
     “先生勿要推辞,我在卫国呀,就已经吃过了十金一顿的饭了。先生还有一家老小要养活,这点俸禄哪够?先生就收下吧。”
     百里奚见张忽执意给他加钱,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好谢恩。
     他刚才想说的是自己的俸禄已经够了,因为这郑国的上卿不仅有俸禄,还有粮米呢。所以他平时养活一大家子人是完全够的。
     而郑国的物价比卫国低多了,一天一金花着,都有结余,哪儿还需要那么多?
     谢恩完毕,百里奚好像想到了什么,便看着张忽。
     张忽见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忙是询问:“先生,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百里奚再拜,道:“世子,臣有个不情之请。”
     “嗯,您说。先生对我郑国有功,只要是先生说的,子忽都会同意。”
     见张忽如此礼贤下士,百里奚也就没有了顾虑,便道:“臣有一好友,子姓,蹇氏...”
     “您说的可是蹇叔?”张忽听到他说到这个名字,一时激动,竟然打断了百里奚的话。
     “正是,世子可曾听过?”百里奚被他这一问,属实惊奇到了。
     “哦,没有,没有听过,刚才是子忽失态了,还望先生见谅。”
     他哪能不激动?这可是比这位百里奚还牛逼的人物呀,历史上有名的知人识势、料事如神的人,他对此可是常有耳闻的。
     为什么要装作没听过呢,因为这蹇叔此时还未出名。这你要是说听过的话,别说百里奚了,就连自己都要怀疑自己是否开了透视,能人咋都被他一个人知道了?
     百里奚也没有多想,便继续说道:
     “之前,我路过齐国时,当时盘缠用尽,遇到了蹇叔慷慨解囊,这才让我能够...”
     “我明白了,既然是先生的恩人,必然也是我郑国的恩人。没说的,子忽同意您把他接过来,一起在郑国为官。”
     张忽因为心急,怕蹇叔被别人抢了去,就情不自禁地打断了百里奚说话。
     虽然,他知道这样是不礼貌的,可他真的是求贤若渴呀。
     “先生,您这就写一份信,我派人送到宋国去,将蹇叔接来郑国。不,还是我来写吧!”
     说着,张忽竟然开始准备刻刀和竹简了。
     百里奚一看,立马感激涕零,他真的被张忽的这种重视给感动了。
     一想到自己当初在洛邑,在朝歌,在临淄,都没有被人重视过,如今在郑国,自己能被人如此看重。瞬间便决定将来为此人肝脑涂地。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他百里奚的这条命,以后就是世子姬忽大人的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里奚因为太过激动,便没有来得及想张忽是怎么知道,自己要举荐蹇叔到郑国为官了。
     可张忽却知道,历史上的百里奚,在被秦穆公重用后,第一个就想起了,曾经这个帮助过自己的老朋友。
     他当然知道百里奚要干什么,于是才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略显无礼地打断了他。
     但比起失礼,他更担心人才流失,要是被宋公知道了这个人,然后重用了的话,必然要让郑国头疼了。
     因为他记得,在庄公去世后,自己最大的麻烦,就是来自这个忘恩负义的宋国。所以,不管怎么说,他都得把这个人才给抢过来。
     “世子,刚刚您说到宋国去接蹇叔。您咋知道他在宋国呢?”
     百里奚疑惑道。
     “这个嘛,不是先生您跟我说的他是宋国人吗?您忘了吗?”张忽回道。
     “哦,我说过吗?”见张忽一脸确信的样子,百里奚只觉得是自己记错了,便继续道:“看来臣是老了,记性不好了。”
     张忽不知道何时,已经来到这百里奚旁边了,在他背上拍了他一巴掌道:“先生,您看这样写,可以吗?”
     百里奚一看,立时感动得眼泪都止不住了。他没想到,他一个小小的平民,竟有一天能受到,身为世子的姬忽如此重视。
     “先生,您怎么哭了,是我写的不好吗?”张忽有些讶异。
     “不,不是的,世子您,写得太好了,下臣是被感动得哭的。”
     张忽也没想到,这贤臣咋也这么喜欢落泪呀,他以前就觉得男人哭鼻子好丢人呀。
     但是今天看到这百里奚哭,他丝毫不觉得别扭。也许,这就是古人的浪漫吧。
     他们有那句士为知己者死,还有那投桃报李的感恩,这不知道比现代人强了多少倍。
     谁说男人不能哭的,看着百里奚落泪,他也跟着流泪了。当然不是悲伤的泪,是即将得到两位贤人的那种幸福的泪。
     之后,百里奚拿着刻刀,签上了自己大名。
     张忽直接叫来了自己心腹高祥,让他带几个人火速去百里先生交代的地址找到蹇叔,然后带回来。记得,一定要给蹇叔配备车辇。
     高祥领命而去,而百里奚这边,眼泪还没有干,又留下了两道。
    喜欢。
  

第43章 改革商税,引荐蹇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