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丢下两袋 “战利品”(实则空麻袋,诱敌贪功)。
巴图策马追击,见追兵渐远,骂道:“蒙古小儿不堪一击!去年杀你兄长,今年再擒你这败类祭旗!” 他不知帖木儿是萧虎义子(非蒙古血脉),只当是同族叛徒。帖木儿听骂声冷笑,命骑兵 “慢追慢退,保持一箭距离”,故意让敌军箭矢擦着甲胄飞过(示不敌)。追至冰裂谷前,帖木儿突然勒马,骑兵同时转向两侧(动作划一,马蹄踏冰溅起雪雾),露出谷口 —— 薄雪覆盖的谷面与周边无异,只隐约见冰层反光。
敌军前锋收势不及,连人带马冲入谷中,后续骑兵被惯性推着跟进,瞬间挤成纵队。帖木儿令旗一挥(蓝旗高举),骑兵返身列阵,箭如雨点封锁谷口,弓弦震动声在寒夜中格外清晰。巴图在谷中察觉不对,勒马高呼:“中计!快退!” 却见谷口已被骑兵封堵,冰面光滑难转身,心中暗叫不好。
“放响箭!” 萧虎一声令下,三枝红箭(箭头裹火药,夜燃红光)划破夜空。谷两侧密林骤起惊雷 —— 十只驯虎(爪套防滑皮,耳戴隔声罩防惊)扑冰而出,虎啸震得冰面微颤,敌军战马惊嘶人立,前排骑兵被虎爪掀翻冰面,惨叫声与虎啸声交织。驯虎在驯兽师指引下沿谷壁推进,利爪拍碎冰层,阻断敌军攀壁逃生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步兵随即列枪阵推进,枪杆裹浸桐油麻布(增摩擦力防手滑),枪尖斜指冰面(形成三角防御),士兵们踩着草木灰防滑,齐声呐喊:“降者免死!” 赵勇率哨探绕至谷后,用破冰斧猛砸冰层(斧落冰碎,水花溅起即冻),瞬间裂出丈余宽冰缝(深丈余,冰水刺骨),断敌军退路。敌军千户巴图见前有枪阵,后有冰缝,挥刀欲突围:“跟我冲!杀出去有赏!”
帖木儿在谷口搭弓射箭,箭矢穿透巴图肩胛,钉在冰面(箭尾颤动不止)。巴图惨叫坠马,萧虎在谷侧高呼:“钦察兄弟们,放下兵器,既往不咎!” 敌军士兵见三面受敌,战马多受惊失控,纷纷弃械跪地(冰面太滑,跪地即难起)。有顽抗者欲攀谷壁,被步兵长枪挑落,枪尖刺入冰面半尺,鲜血染红冰层,与碎冰交融成暗红。驯虎在令下停止攻击,蹲坐冰面喘粗气,舌舔爪上冰碴,如守护疆土的巨兽。
雪渐停,晨曦微露,冰裂谷内一片狼藉:敌军尸体与战马残骸散落,断裂的兵器嵌在冰中,炊烟从谷侧临时救治点升起。此战歼敌百余人(多为前锋精锐),俘三百余(含千户巴图),缴获战马二百匹(多为蒙古良驹,其中五十匹配雕花鞍)、弓五十张(牛角制,拉力达一石五)、粮五十石(青稞与燕麦混合,可充军粮)、箭簇三千支(铁制,淬过火)。
军医在谷侧设临时救治点,用烈酒消毒伤口,羊皮裹伤保暖,伤兵呻吟声在寒晨中低回。战俘甄别按 “三策”:贵族军官(着锦袍佩玉饰者)单独囚禁,押往虎首堡(待审是否参与前番劫掠);普通兵卒愿降者编入辅兵(登记姓名、籍贯,发冬衣暂归营);反抗者戴镣押往后方修驿路(每日发口粮,不虐待)。
帖木儿擦拭箭上血迹笑道:“叔父妙计,这冰裂谷成了敌军坟墓!” 萧虎却盯着冰面血迹不语,良久道:“传令加固沿岸烽燧,增派双岗,每燧备火箭(夜袭示警)。” 他指着南岸密林:“敌军主力未损,三日之内必有反扑,我们需守好谷口,将冰裂谷化为屏障。” 赵勇将缴获的战马分与骑兵补充,挑选十匹最壮者送虎营,军需官登记《战利品册》,用朱笔标注:“战马二百匹(良驹五十,劣马三十,余可充役),粮五十石(够全军三日之需)。” 朝阳升起,冰面反射金光,萧虎望着南岸密林,眼神凝重如冰:“冬战才刚开始。”
喜欢。
第771章 多瑙河冬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