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46章 百夫长封[2/2页]

巴图虎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磕绊,失了安抚人心的本意。” 帖木儿却坚持军阵需 “甲胄鲜明”,让十名亲兵持长戟立于将台两侧,尽显威严。
     辰时三刻,仪式正式开始,由周显主持,用蒙汉双语唱礼。第一步 “赐冠”:蒙古千户帖木儿为百夫长戴冠,边戴边用蒙语念祝词:“冠顶红缨,心如赤火,护境安民,莫负此冠。” 第二步 “授印”:汉人文吏周显递印,用汉语嘱:“印者信也,持印如持令,审案需公,领兵需勇。” 第三步 “赐剑”:萧虎亲赐腰刀(刀鞘刻 “忠勇” 二字),沉声道:“刀可斩敌,亦可斩奸,若负我令,此刀必斩你!” 每步仪轨后鸣锣一声,观礼区军民齐声喝彩,鲍里斯等六人按序行礼,动作虽生涩却显郑重。
     册封后首日军议,萧虎在地图上划定六名百夫长的防区:鲍里斯守 “西城门”(外接基辅要道),安德烈守 “北烽燧”(监视草原动向),其余四人分守东、南、中城及粮仓。防务细则列明 “三查”:晨查城门启闭(卯时开,酉时关,需双人验令)、午查烽燧信号(白日举旗,夜间燃火,误时者罚)、夜查营地值守(每时辰换岗,需记录交接)。萧虎特别强调:“西城门每日需盘查过往商队,验‘通关文牒,可疑者扣查报千户所。” 鲍里斯提出增派兵卒,萧虎允其从本地招募五十人:“但需经千户验明身份,编入辅兵册。”
     除军务外,百夫长需协理民政,主要是 “赋税催收” 与 “民事调解”。周显制定 “协税三规”:每月初五配合税课司造 “纳税名册”(区分商户、农户、工匠),每月十五协助催收欠税(不可强抢,需报官处置),每月廿五汇总 “民情报”(记录税户困难,报千户所酌情减免)。安德烈出身农户,对催收欠税犯难:“若遇贫户缴不起怎办?” 周显递给他《白虎城税例》:“可记‘缓缴账,秋收后补缴,或用工役抵税(修堡、筑路皆可)。” 税课司与百夫长设 “联签制”,文书需双方签字才生效,防单方舞弊。
     宣誓环节在将台正中举行,案上摆着《虎首堡军律》与刚铸成的百夫长印。周显宣读誓词,六人跟读,蒙汉双语交替:“吾(鲍里斯 / 安德烈等)蒙将军恩,授百夫长职,当以虎首堡为家,以军民为亲(蒙语);守疆土不使寸尺有失,护百姓不令半分受欺(汉语);若违此誓,甘受军法,天地共鉴,虎堡为证(蒙汉双语齐诵)。” 誓词末尾,每人用指尖蘸朱砂,在誓词副本上按手印,副本存入石质档案库,正本由萧虎收存。安德烈按完手印,悄悄将沾朱砂的手指在衣角擦了擦,被周显用眼神制止 —— 按印需留痕迹,以示郑重。
     为防百夫长专权,萧虎设 “双重监督”:千户帖木儿每月 “突袭巡查”(不提前通知,查防务、查账册、查兵卒状态),发现问题当场记录,三次犯错者解职。同时在各防区设 “举报箱”(铁皮制,钥匙由千户与税课司共管),民众可投匿名信举报 “贪腐、懈怠、私刑” 等事。周显特意用蒙汉俄三语写 “举报须知”:“诬告者反坐,属实者保密,有功者赏粮五斗。” 鲍里斯初掌权便想安插亲信,见举报箱设在显眼处,终究不敢妄动。帖木儿首月巡查后赞:“这般制约,比十道军令还管用。”
    喜欢。
  

第746章 百夫长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