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42章 基辅开城[2/2页]

巴图虎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鸣锣三响,宣告易主。
     “刀枪入库,需按‘三查三记:查数量、查成色、查暗记;记名册、记编号、记封存地。” 汉人军需官刘谦向基辅守军宣读规程,身后兵卒捧着木格账簿,每栏标注 “兵器名、数量、原主”。守军按队列缴械:长矛插成整齐的木架,弓箭解弦分类,刀剑入鞘后用麻绳捆扎,盾牌叠成三丈高的方垛。蒙古兵卒巴特尔带着十名亲兵查验,见一士兵鞘中藏匕首,当即喝止:“按令,私藏兵器者斩!” 安德烈忙求情:“此乃护身用,非军用。” 萧虎闻讯传令:“凡藏械者杖二十,没收兵器,既往不咎。” 至日暮,清点入库兵器计长矛千二百支、弓箭八百副、盾牌三百面。
     辰时三刻,基辅东门缓缓开启,安德烈身着素色锦袍,双手捧着镶铜的城门钥匙(共七把,对应七门),率鲍里斯等贵族出城。受降台前,他按仪轨双膝跪地,将钥匙举过头顶:“基辅城主安德烈,献城归顺大汗。” 萧虎端坐台案后,接过钥匙时指尖触到冰凉的铜柄,钥匙串上刻着俄文 “城防” 字样。他将钥匙交给帖木儿:“派兵驻守七门,换挂‘大元门旗。” 随即赐安德烈一杯酒:“归降后仍掌民事,需约束部众,不得生乱。” 安德烈饮尽酒,酒杯掷地碎裂,这是蒙古受降的传统仪式,象征 “破旧立新”。
     周显带着三名书吏在城头张贴告示,用蒙文、汉文、俄文书写,墨迹掺了胶矾水防雨雪。告示列五条:“一、军卒不得擅入民宅,违者斩;二、商铺三日内置业,免税一月;三、工匠、医者照常执业,官府优赏;四、教堂财产不动,教士可如常布道;五、举报盗匪者赏银五两。” 帖木儿不解:“为何许教堂留存?” 萧虎道:“大汗在大都亦容佛寺道观,此乃‘因俗而治。” 告示旁画着简笔画:军卒扰民者被枷锁锁住,守法者获赏粮袋,连不识字的孩童都看得明白,街头很快传开 “新主不害民” 的传言。
     萧虎将基辅城分为七区,每区按 “十户驻一兵” 派驻军卒,共派三百兵,由汉人百户张勇与蒙古百户阿古拉共管。兵卒持 “驻兵令牌”(刻编号与辖区),白日在街巷巡逻,夜间宿于指定空宅,严禁饮酒、勒索。张勇带着士兵巡查时,见一蒙古兵拿百姓馒头,当即按令鞭笞二十,通报全军。商铺老板伊凡起初关门闭户,见兵卒帮老人推车、帮商贩扫雪,次日便卸板营业,还挂出 “大元顺民” 的木牌。周显在城中心设 “诉讼点”,首日便受理两起军民纠纷,都按告示公正裁决。
     萧虎命打开基辅官仓,放出储存的小麦与杂粮,按 “成人每日半升,孩童减半” 平价售卖,收银两用元廷 “至元宝钞”,也收实物折算(羊皮十张抵一两银)。汉人商队王茂带着骆驼队入城,在市集设 “元钞兑换点”,用钞币换当地布匹、皮毛,很快带动市易复苏。鲍里斯担心 “元钞难用”,周显却出示大都发来的 “钞法告示”:“此钞可在中原流通,纳税、购物皆可,三年后可到官库兑换银锭。” 五日后,基辅主街已恢复喧闹,蒙汉兵卒与当地百姓擦肩而过,风雪中传来商贩的叫卖声与孩童的嬉笑声。
    喜欢。
  

第742章 基辅开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