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9章 新炮试铸[2/2页]

巴图虎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叁伍重三千零五斤,” 超重五斤,周显命人打磨炮尾多余部分:“军器需精准,” 差一两都不行。工坊的风箱再次响起,返工的炮身回炉重熔,青烟中带着工匠们的叹息。
     验炮官李忠带着虎符走进工坊,这枚青铜虎符刻 “军器验真” 四字,内置磁石。他将虎符贴近炮身虎纹,第七门炮发出 “嗡” 的轻响,纹中铁矿粉泛起淡青光晕,“共振合格,” 李忠记录,这是新炮铁矿粉量加倍的效果,比旧炮光晕亮三成。周显解释:“每斤铁矿粉掺三钱磁石粉,” 与虎符的磁力感应更强,“防民间私铸,” 这是军器监的核心机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验真需 “三符同验”:军器监虎符、镇北司铜符、工匠班木符,三符贴近炮身,光晕重叠才算合格。第八门炮的光晕散乱,李忠立即检查:“铁矿粉未搅匀,” 赵二毛脸涨得通红,这是他负责的模具,周显罚他抄写《防伪则例》十遍:“铁矿粉是炮身的魂,” 半点不能错。验真合格的炮身被打上 “验” 字火印,位置在炮尾内侧,需弯腰才能看见。
     试炮选在腊月廿三,西校场的积雪被扫出百米通道,尽头立着三层叠加的铁甲靶 —— 每层用五副察合台部的铁甲捆扎,模拟 “铁浮屠” 重骑兵的防护。那拉珠尔带着虎卫营布防,校场四周插着红旗,“五十步内禁入,” 去年试炮的石弹碎片飞了三十步,伤了个杂役。炮位后方堆着三尺高的沙袋,“缓冲后坐力,” 周显量好炮口角度:“抬高三度,” 对应一百五十步射程。
     石弹按新炮规格打造,重三十五斤,比旧炮弹重五斤,石匠用青砂岩打磨,弹面光滑无棱角,“飞行更稳定,” 王铁匠抱着石弹称重,误差不超二两。试炮的引信剪成长三寸,“腊月风大,” 周显叮嘱炮手,“点火后速退至沙袋后,” 安全绳系在腰间,另一端固定在木桩上,防炮身后坐时伤人。
     萧虎与札剌儿台的毡帐设在校场东侧高坡,案上摆着奶茶与奶饼,按蒙古礼招待。札剌儿台看着被风雪冻红的炮身:“这新炮比去年的壮实,” 萧虎笑答:“射程远百步,” 专治铁浮屠。周显的令旗挥下,炮手点燃引信,“滋滋” 声中火星窜动,随后 “轰” 的巨响震落枝头积雪,石弹拖着白烟飞出,在百米外炸开铁甲靶。
     烟尘散去,三层铁甲被击穿个大洞,碎片溅在雪地上,闪着寒光。札剌儿台猛地站起,腰间的佩刀鞘撞到案几:“好炮!” 他转头对萧虎道,“察合台的铁浮屠顶不住这威力,” 当即解下腰间玉牌:“我部再捐五十匹战马,” 助军器坊多铸十门。术赤系的千户们纷纷附和,校场的叫好声压过了风声。
     李忠带着丈量队上前测算:“石弹飞行一百五十步,” 击穿三层铁甲后仍飞出十步,嵌入冻土半尺。他在《试射册》记录:“炮  叁壹,射程一百五十步,穿甲三层,后坐力三尺,” 每门试射炮的数据单独成册,附靶场草图。周显检查炮身:“无裂纹,” 准星槽未偏移,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试射后,新炮编号正式定为 “炮  叁壹至肆零”,炮尾阴刻 “至元二十八年春造”,字体工整,与《军器簿》新增条目完全吻合。王铁匠用桐油擦拭炮身,防止雪水锈蚀,“这些炮要陪咱们开春守东隘,” 他对学徒道,眼中满是骄傲。萧虎翻看试射册,在 “射程” 栏画红圈:“东隘地势平缓,” 这射程足够覆盖开阔地。
     寒风吹过炮口,发出 “呜呜” 声,似在预告开春的战事。萧虎将试射报告折好,这将是忽里台大会的重要奏报:“十门新炮可护东隘无忧,” 札剌儿台的战马捐赠让军器坊能再铸炮,“同盟越稳固,” 军威越盛。周显望着被铁甲碎片染红的雪地,新炮的威力不仅在战场,更在人心 —— 让察合台部知难而退,让草原各部信守军器之威。
     工坊的熔炉再次点燃,为下一批新炮备料。赵二毛在《铸炮日志》写下:“腊月廿三,十门新炮试射合格,” 字迹比往日工整。炮身的虎纹在夕阳下泛着青光,与校场的红旗相映,这不仅是武器的进步,更是税银转化为军威的实证 —— 用制度的严谨,铸就边疆的铁壁。
    喜欢。
  

第679章 新炮试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