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的令旗挥下,重甲骑兵如钢铁洪流推进,马蹄踏碎积雪,声震旷野。他们携带的破阵锤重达百斤,专为摧毁炮架设计,“冲破炮阵,” 斡耳朵的财富与草场就在眼前。前锋的哨探回报:“炮阵静悄悄的,似未察觉,” 阿合马勒更加得意,加速向百步射程内逼近。
炮阵中央的望台上,周显用千里镜观察敌阵,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阿合马勒不知道,炮阵早已按梅花形布防,五组炮群隐蔽在土坡与草垛后,只露出三寸炮口。“敌骑进入百步射程时,” 他对那拉珠尔道,左翼炮群先击,右翼炮群跟进,“让他们尝尝交叉火力的滋味。” 甲士们的手指扣着引信,掌心的汗水在寒风中结成薄冰,却无人敢懈怠。
隐蔽的暗炮位里,甲士们透过草垛缝隙瞄准,铁壳火药弹已填入炮膛 —— 这是税银新铸的改良弹,落地即炸。周显的令旗在风中挥动:红旗准备,黄旗瞄准,“待我挥黑旗,” 齐射!炮阵周围的铁蒺藜已铺设完毕,战马踏入必受重伤,这是为铁浮屠准备的第一道陷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察合台的铁浮屠距炮阵百步时,萧虎在望楼挥下黑旗。“放!” 那拉珠尔的吼声与炮响同时爆发,左翼六门炮率先开火,石弹如冰雹砸入敌阵,重甲骑兵被瞬间掀翻,人仰马翻。阿合马勒大惊失色,刚想下令转向,右翼炮群的第二轮齐射接踵而至,铁壳火药弹在骑兵方阵中炸开,碎石与铁片飞溅,惨叫声此起彼伏。
炮阵的齐射形成了死亡地带:正面百步内,石弹与铁蒺藜交织,铁浮屠的重甲在三十斤石弹面前不堪一击,铁甲碎片与战马尸骸堆积如山。“第三轮齐射!” 周显的令旗再次挥动,炮口火光连成一片,仿佛长生天降下的雷霆。阿合马勒的亲兵护着他后撤,却被一枚火药弹炸断马腿,他狼狈地摔在雪地里,望着溃散的骑兵,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就在炮阵压制敌阵时,札剌儿台的骑兵从右翼杀出。乌尔图的五十骑按约定冲击敌阵侧后方,弯刀劈砍重甲缝隙,“炮阵在前,我们在后,” 他的吼声激励着部下。阿勒坛的主力骑兵则切断敌退路,弓箭如雨般射向溃散的察合台轻骑,“不让一人逃脱,” 这是对盟誓的践行。
术赤系骑兵的突袭如虎添翼,与炮阵形成夹击之势。乌尔图在混战中瞥见炮阵的火光,心中再无此前的疑虑 —— 萧虎的集中布防果然威力无穷。他挥刀斩落一名敌骑,鲜血溅在祭天所得的铁甲碎片上,那碎片仿佛在发烫,印证着萨满的祝词:“炮声护诸部。”
阿合马勒试图重整残兵,却发现骑兵已彻底溃散。铁浮屠重甲在炮轰下失去优势,轻骑又被术赤系骑兵追杀,“撤!向察合台本部撤退!” 他带着残部向西南逃窜,沿途丢下无数甲胄与兵器。炮阵的追击炮声持续轰鸣,石弹在逃兵后方炸开,形成威慑屏障,“让他们记住炮声的滋味,” 那拉珠尔望着逃敌的背影道。
战场留下的痕迹触目惊心:百步内的积雪被鲜血染红,铁甲碎片与战马尸骸堆积如山,破阵锤倒在炮架旁,成了失败的象征。周显命人清点战果:“击毁铁浮屠三十余骑,” 杀敌三百余人,缴获战马五十匹,“炮阵无损,” 这是首次实战大捷。甲士们欢呼着举起炮管,炮身上的铁矿粉纹路在夕阳下闪烁,仿佛在庆祝胜利。
萧虎在战场上举行简易庆功仪式,术赤系与虎卫营的甲士并肩而立,篝火映着他们带血的甲胄。札剌儿台举起牛角杯:“此胜归功于炮阵与盟约,” 税银铸炮护了草原,也护了诸部。乌尔图将缴获的铁浮屠铁甲碎片献给萧虎,“见此碎片如见炮威,” 他彻底信服集中布防的威力。
捷报用三语书写,快马送往中枢:“至元二十七年冬,炮阵败察合台五千骑,铁浮屠溃散,” 附战果清单与战场绘图。《元史?兵志》记载此战:“炮阵初战大捷,漠北诸部震服,叛党不敢轻易南犯。” 战后,炮阵的威名传遍草原,税银铸炮的意义被牧民传颂 —— 这场胜利不仅是军事的,更是税政与同盟制度的双重证明,让斡耳朵的权力根基愈发稳固。
喜欢。
第661章 烽燧炮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