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塔塔儿部的五户却将木牌反扣 —— 牌背的 “反对” 二字用烧红的烙铁烫出,与他们帐内的 “反汉臣” 标语形成呼应。
忽秃忽在帐内来回踱步,他的铜铃每响一声,就有一名千户犹豫着放下木牌。“萧虎承诺,” 他压低声音对亲信道,“若否决此名单,乃马真后许我塔塔儿部独占克鲁伦河草场。” 帐外突然传来耶律铸的文书声,蒙汉双语的 “军务协同令” 被风吹进帐内,令尾的孛罗画押与西征时的军令完全一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汉人路府官的朱笔在选票上悬停,真定路总管王恽的目光扫过耶律铸的《农桑策》—— 策中 “北方植棉” 的建议已使和林棉产量三年增五成,与他辖区的税册记录严合。“耶律铸掌文书,” 他对身边的河间路同知道,朱笔在 “同意” 二字上落下第一笔,“可确保农耕条规不被篡改。” 唯有济南路的汉人官迟疑着,他的案头摆着乃马真后密信:“否决名单,许你升任行省参政。”
萧虎突然走进汉人议事处,手中的《双纹大扎撒》翻至 “汉人官权” 篇,其中 “路府官可参与军政议事” 条款有忽必烈幼年的朱批 “可”。“至元二十年,” 他的声音,“正是耶律铸据理力争,” 案上的《免税录》记着 “汉人灾民获免赋税三成”,“你们的家乡才躲过饥荒。” 济南路官的朱笔突然转向 “同意”,墨迹在纸上晕开,与众人的笔画连成一片。
验票官将木牌与选票倒入铸铁计数器,蒙古票箱的 “同意” 木牌堆至 “十七” 刻度,超过三十票的半数;汉人票箱的朱笔选票叠到 “十二”,越过二十票的半数。计数器的铜铃突然响起 —— 这是与和林钟鼓楼的报时钟共振,宣告投票有效。“耶律铸、孛罗、马赫穆德,” 萧虎的声音在大堂回荡,三人的卷宗被装订成册,骑缝处盖蒙汉波斯三文合印,“即日起为虎臣,各掌其职。”
脱里台突然掀翻验票台,台角的铸铁碎块上显形 “至元二十六年造” 的暗记:“汉人票不算数!” 他的狼首刀直指萧虎,却被孛罗的七石弓挡住,弓弦的震颤频率与和林兵器库的验弓标准完全一致。“忽里台则例刻在宗正府的石碑上,” 孛罗的箭簇距脱里台咽喉不足三寸,“你敢毁碑吗?”
萧虎将三枚虎符摆在案上,耶律铸的符面刻 “文书”,符侧的凹槽只能嵌入中书省的文书匣;孛罗的符刻 “军务”,需与枢密院的兵籍册勘合;马赫穆德的符刻 “刑狱”,与刑具库的铸铁信标共振。“三符需同时勘合,” 他的手指划过符面的合缝处,那里的八思巴文 “协” 字需三符拼合才完整,“方可调动中枢库银与兵马,” 与《元史?兵志》“多官共掌兵权” 的记载严合。
耶律铸接过符时,发现符底刻着 “汉臣不得干预军务” 的小字;孛罗的符底有 “蒙古官需经汉臣核验税册” 的注记;马赫穆德的符底则标 “西域事务需蒙汉官共批”。三人对视一眼,忽然明白这符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相互钳制的枷锁 —— 正如萧虎常说的 “权在制衡,不在独掌”。
忽里台大会散场时,夕阳透过穹顶的窗棂,在地面投下蒙古、汉、波斯三色光斑,恰好落在三枚虎符上。耶律铸的文书案与孛罗的军务台、马赫穆德的刑狱册形成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中心是萧虎的虎头刀,刀鞘的红宝石在余晖中泛着光,与三人符面的赤铜形成共振。
乃马真后的亲信帖木儿躲在柱后,看着耶律铸用蒙文签署文书,孛罗用汉文批注军务,马赫穆德用波斯文记录刑狱,三人的笔迹在卷宗上重叠成 “公” 字。他忽然想起乃马真后的密令 “伺机除掉三人”,却在转身时撞翻了案上的《虎臣守则》—— 守则的最后一页写着 “凡害虎臣者,各族共诛之”,盖着蒙汉波斯三文合印,与和林宗正府的大印完全一致。
暮色中的忽里台大会堂,三枚虎符被锁入铸铁柜,柜锁的狼首与虎纹严丝合缝,含硫量二分二厘,与二十年前成吉思汗定的符制一脉相承。守柜的怯薛知道,这柜里锁的不仅是三枚符节,更是大元赖以存续的制衡之道 —— 让弓马与笔墨、刀鞘与法典,在同一盏油灯下,守护着年幼的君主与未卜的江山。
喜欢。
第608章 虎臣三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