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8 章:铁陵永固(至元十八年?漠北皇陵)
漠北的朔风卷过窝阔台汗陵,萧虎的貂裘下摆拂过铸铁穹顶的接缝处,触感粗粝如戈壁铁矿 —— 那是未经打磨的铸铁原纹,保留着矿石天然的肌理。穹顶由七十二块梯形铸铁板拼接,每块板高九尺、宽六尺,阴刻蒙古十二部星图:狼首星位于正北天极,双虎星镇守南方朱雀位,星点凹陷处嵌着漠北矿粒,在牛油灯下泛着冷光。34;此穹顶用漠北矿三千二百斤,34; 赵元展开泛黄的《营造日志》,朱批清晰注明 34;至元八年冬至卯时浇筑34;,34;铁水需经三炼三滤,34; 他指着日志旁的火照图,34;温度控制在一千一百八十度,34; 青铜测温器的刻度仍留着当年的磨痕,34;掺钦察矿三成、磁州矿二成,34; 配比表旁有郭守敬的朱砂批注,34;含硫量精确至 2.1 厘,34; 他的验矿镜,34;按浑天仪万分之一缩尺比例铸造。34;
穹顶中央的双虎纹聚光器呈漏斗状,内壁经百次打磨如镜,正将天狼星的光芒汇聚成虎形投影,虎目处恰是狼首星的位置。萧虎的枢密使符牌突然轻颤,与聚光器产生嗡嗡共振 —— 符身含硫量 2.5 厘,恰合穹顶铸铁的共振频率。赵元指向穹顶边缘的八思巴文密令,每道接缝都刻着站赤编号:34;北 7 对应和林至撒马尔罕驿道,34; 他的骨签划过文字,34;可与符牌库的总符形成天地共振。34;
墓道两侧的铸铁浮雕在牛油灯下发青,每块浮雕高九尺、宽六尺,狼首与双虎纹交替排列,表面经错金工艺镶嵌银丝。赵元轻叩狼首浮雕的左眼,那里嵌着芝麻大的漠北矿粒:34;此乃 39; 狼首望阙 39; 纹,34; 他展开《大元符牌制》抄本,内页夹着察合台系世系图谱,34;狼首刻宗王属籍,34; 浮雕底部的八思巴文记载着察合台汗的生辰八字,34;双虎纹铸《大元通制》治边条,34; 双虎爪下清晰可见 34;西陲永固34; 蒙汉文,笔画深处填着朱砂与矿粉的混合物。
萧虎的符牌与浮雕产生第二次共振,墓道尽头的虎头符节发出清越的鸣响,回声在墓道中持续七息。赵元翻开检测记录,纸页间夹着矿粉样本:34;浮雕含硫量 2.3 厘,34; 他用验矿镜对准浮雕底部,34;与宗王符的误差不逾半厘,34; 镜中显形细密的纹理,34;此乃 39; 以符定亲疏 39; 的物理之法。34; 浮雕底部的排水孔按《考工记》34;勾三股四34; 设计,铸铁管道与和林皇城内的排水系统同构,管口刻着 34;岁修34; 的蒙汉双文。
察合台系首领木阿秃干踏入墓道,腰间狼首兵符突然被浮雕吸附,力道之大几乎扯断牛皮腰带。他按住符牌,触感如握磁州矿 —— 三年前赵元在符背暗槽嵌入的漠北矿芯(含硫量 2.2 厘),正与浮雕信标产生物理共振。守陵官铁穆尔的令旗挥动,十二具铸铁弩箭从墓道两侧伸出,弩机刻着《武经总要》34;八牛弩34; 形制,弩臂上的刻度清晰可见:34;非宗王符者,34; 他指向弩箭槽,34;触之必发,射程三百步。34;
木阿秃干抬头,见浮雕的狼首纹在灯火中逐渐显形为双虎纹,正如他的兵符 —— 表面铸狼首,内里灌漠北矿芯,符身的八思巴文密令在共振中泛着微光。墓道地面突然震动,露出三尺厚的流沙层,赵元曾言此乃 34;悬门法34; 机关:34;铸铁板承重力五千斤,34; 他演示踏中刻着《大扎撒》34;祭祖条34; 的砖位,34;流沙层深三丈,34; 沙粒中混着漠北矿粉,在灯下闪烁,34;可应符牌重量自动开合。34;
赵元的回忆将萧虎带回至元八年的工地,万名工匠围着巨大的铸铁模,冬至日卯时的第一缕阳光恰好照在模心。34;取漠北矿三千斤,34; 他展开泛黄的《冶铁要录》,书中夹着铁矿分布图,矿脉走向用朱砂勾勒,34;经三淬三锻,34; 锻打痕迹至今留在穹顶内侧,呈鱼鳞状排列,34;掺骆驼毛、磁州矿粉,34; 配比图旁注 34;世祖皇帝亲定34;,字迹已有些模糊。怯薛军甲胄用陵寝余铁锻造,甲片含硫量 2.4 厘,与穹顶误差仅 0.1 厘,每片甲叶都经十二道工序打磨。
墓道的排水系统藏着玄机,铸铁管道的截面呈虎首形,虎口处的闸门可应宗王符牌。34;按《河防通议》39; 浚川法 39;,34; 赵元指向管道刻度,34;管径一尺二寸,34; 刻度旁刻着郭守敬的算题,34;可泄百年一遇之水,34;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墓道中回响,34;正如大元制度,34; 目光投向穹顶,34;永固不腐,可传万年。34;
木阿秃干的属臣试图靠近墓道,刚踏过第三块浮雕便触发弩箭 —
第578章 铁陵永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