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上,赫然印着双虎纹。他知道,这些看似普通的驿卒,实则是大元军事体系的神经末梢,让帝国的防御网络,延伸到西域的每一个角落。
驿站的榷场内,波斯商人正在兑换钞币,算盘的铁珠与柜台上的银锭相碰。34;每两白银兑中统钞二十贯,34; 司库拨弄算珠,34;按《至元宝钞通行条画》,34; 展示钞版,34;伪造者斩。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马赫穆德的商队带来的香料,正在接受检验。34;丁香按 39; 官七民三 39; 抽税,34; 税吏用银勺取样,34;胡椒需验含水量,34; 展示验湿器,34;超过十五厘者,34; 他的声音,34;按等折算。34;
仓库的铁门上挂着九把锁,每把锁的钥匙由不同官员保管。34;此乃 39; 连环锁 39; 制度,34; 驿丞解释,34;需五人同时开锁,34; 示范操作,34;以防舞弊。34;
当商队重新上路时,马赫穆德的驼背上多了税引。他知道,大元的商路管控不是枷锁,而是让贸易有序进行的制度保障,让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驿站的马厩里,一位灰衣人悄悄塞给驿卒一枚铜钱。34;大人请看,34; 驿卒将铜钱递给驿丞,34;边缘有磁州矿粉。34; 驿丞掰开铜钱,夹层里露出一张密报。
34;察合台部五千骑兵东进,34; 驿丞念着密文,34;携带火器。34; 他迅速在羊皮纸上书写,火漆印按下双虎纹:34;传我命令,34; 将信笺塞入信鸽腿环,34;沿途驿站,34; 放飞鸽子,34;务必接力传递。34;
马赫穆德注意到,驿站的水井旁有块奇怪的石头,表面的纹路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34;此乃 39; 投石报信 39; 装置,34; 驿丞解密,34;特定重量的石块投入,34; 演示操作,34;井底机关便会触发。34;
当夜色深沉时,马赫穆德看见一名黑影潜入驿站,旋即被数支弩箭逼退。他知道,大元的情报网络如同看不见的巨网,让西域的每一丝异动,都逃不过帝国的眼睛。
驿站的儒学馆内,蒙汉子弟正在诵读《孝经》,狼毫笔在宣纸上沙沙作响。34;39;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39;,34; 教授讲解,34;此乃人伦之本。34; 他展示学生的习字册,34;忠34; 字的最后一捺,刻意写成狼尾状。
马赫穆德的儿子也在其中,他的波斯文书法作业上,赫然写着 34;大元臣民34;。34;我们在学习算术,34; 孩子展示算盘,34;老师说,34; 拨动算珠,34;这比波斯的沙盘更精准。34;
儒学馆的后墙上,挂着成吉思汗与孔子的画像。34;太祖皇帝以武功定天下,34; 教授道,34;世祖皇帝以文治守江山。34; 他指着画像,34;二者缺一不可。34;
当商队离开驿站时,马赫穆德发现儿子的行囊里多了一本《论语》。他知道,大元的文化浸润如同春风化雨,在不知不觉中,让不同族群的心灵,逐渐凝聚在一起。
深夜,驿丞与百户长、税吏围坐议事。34;商队的铁器数量可疑,34; 百户长道,34;恐有私运。34; 税吏翻开账册:34;按《市舶则法》,34; 指着条文,34;应查验 39; 铁引 39;。34;
34;但木阿秃干世子有令,34; 驿丞皱眉,34;察合台部商队可免检。34; 他取出《大元通制》,34;此处规定,34; 比对条文,34;宗王特权需与国法平衡。34;
最终,他们决定放行商队,但在驿路设卡抽检。34;既要不违世子之令,34; 驿丞道,34;又要维护国法尊严。34; 他在公文上批注,34;此事需呈报和林。34;
马赫穆德路过议事厅,听见里面传来激烈的争论。他忽然明白,大元的制度不是死板的条文,而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的智慧体系,让帝国的治理,既严谨又灵活。
当商队走出葱岭时,马赫穆德回望那座铁驿,它在月光下泛着金属的冷光。他知道,这座驿站不仅是歇脚处,更是大元制度文明的象征,用铁石、智慧与心血筑就的文明丰碑。
驼铃声中,他想起在和林见到的情景:中书省的官员们用算盘核算赋税,枢密院的将军们在沙盘上推演战局,太史院的学者们观测星象修订历法。这一切,构成了大元庞大而精密的制度机器。
马赫穆德抚摸着商牌,感受着上面的温度。他知道,自己只是这台机器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但正是无数这样的螺丝钉,让大元的制度齿轮,在西域的土地上,永不停歇地转动。
当朝阳升起时,商队踏上新的征程。马赫穆德知道,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有无数这样的驿站,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大元的边疆,见证着一个伟大制度文明的永恒光芒。
喜欢。
第571章 铁驿星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