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8章 西陲锁钥[2/2页]

巴图虎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撒马尔罕铁矿被和林礼部驳回。宣旨官展开的黄绫长三丈,宽五尺,边缘双虎纹刺绣用波斯金线,每寸绣有三十六针,中间蒙汉双语诏书由翰林国史院学士手书。随旨呈上的青铜模具重五十斤,内侧铸 34;至元通宝34;,字体仿唐开元通宝,34;今后贡铁每锭重五十斤,34; 宣旨官用象牙尺量度,34;长一尺二寸,宽五寸,厚三寸,双虎纹需占正面三分之二,缺者以私矿论处,矿主罚没家产,充军漠北。34;
     木八剌沙摩挲模具上的双虎吞狼纹,虎首昂扬咬狼耳,狼尾蜷于虎腹,虎口处刻着 34;至元七年造34;。他想起三年前萧虎在金帐说 34;铁矿如流水34; 时,手中正把玩着一枚磁州铁钱,如今商盟二十人常驻撒马尔罕,住在金帐东翼的青砖房里,每日清晨用特制的铁秤称量铁水,属民仅能用三成铁矿铸犁,犁头需刻商盟徽记,七成铸成和林指定的环首刀,刀柄必须缠漠北运来的牛筋,炉工迟报铁水温度一次,鞭笞三十,三次则断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个月后,河中驿站竣工,每座土墙用河沙、黏土、铁矿渣混合夯筑,厚三尺,狼头纹泥饰下,双虎纹底图因石灰水渗出而逐渐显形。二十名怯薛军驻守驿站,头戴铁盔,身挂银字圆牌 —— 牌面刻双虎纹,背面铸 34;蒙哥汗敕令34;,可优先征调方圆百里内的人畜。木八剌沙的信使发现,文书需加盖双虎印方能传递,印泥用磁州铁矿粉、松烟墨、阿拉伯树胶调制,遇水显暗语:虎纹左偏三分为 34;军情急报34;,右斜五分为 34;赋税不足34;,完全居中为 34;平安34;。
     属臣呈上沾沙文书,封泥双虎纹按得深重,边缘有指甲掐痕 —— 那是中书省官员们验封时的习惯。34;忽必烈亲王征调河中工匠三百,34; 文书用八思巴文书写,34;于漠南开矿,限十日内启程,34; 尾署中书省虎头印,印钮为伏虎形,34;工匠家眷需留和林为质,34; 木八剌沙见此顿悟:河中冶铁骨干一旦北迁,本地仅存的冶铁炉将因缺匠而停摆,兵器铸造只能仰赖和林输送,每批兵器都刻双虎纹,使用前需向商盟申请。
     回历 710 年冬,木八剌沙送长子入和林为质。忽必烈使者带来的蒙古官服,用波斯锦缎缝制,领口绣五爪双虎纹,每只虎眼嵌一粒小珍珠,腰间玉佩用和田白玉雕成,正面阳刻 34;忠孝34;,背面阴刻忽必烈私人徽记 —— 一柄剑穿双环。34;世子入怯薛军,34; 使者指点随赠的弓箭,弓臂用漠北牛角、牛筋、磁州铁片复合制成,弓弦缠磁州铁矿丝,34;晨习蒙古射艺,由怯薛长亲自教授,暮读《资治通鉴》,讲师为汉地大儒,34; 随队二十名教习,十人来自蒙古国子监,十人来自翰林国史院,携带的《大扎撒》为至元七年修订版,删去了所有与中央相悖的条款,汉地经史则为节本,独缺察合台系祖传法典。
     金帐内波斯星象图被替换为和林中心舆图,用羊皮绘制,以和林为圆心,撒马尔罕标作 34;西南路34;,旁注 34;铁矿供应地34;,字体为八思巴文,旁边用汉文小字注 34;岁供铁矿十万斤34;。木八剌沙看着舆图上从和林延伸至撒马尔罕的站赤红线,每三十里一个红点,像一条铁链,想起萧虎的 34;磁锁34; 真意:不是玄奥的磁矿之力,而是符牌分治削其军权、铁矿专卖断其财路、站赤系统控其信息、质子入侍羁其根本,四者如四把铁锁,将西陲牢牢锁入大元版图。
     撒马尔罕冬夜,木八剌沙独坐金帐,案头狼首符与虎首符并置:狼首符边缘磨损,虎首符棱角崭新,狼首低于虎首半寸。帐外驿站更鼓响过三更,驿卒敲响铸着双虎纹的铜锣,声浪与金帐支柱产生共振。他抚摸符牌刻痕,终于明白:从接过钥匙起,他的每一步都踏在和林铺设的制度石板上 —— 符牌分治削其军权,铁矿专卖断其财路,站赤系统控其信息,质子入侍羁其根本。
     月光下,驿站灯笼次第亮起,狼头纹与双虎纹并列:狼首在前领路,虎首在后压阵,虎耳始终高于狼首。木八剌沙自嘲一笑,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雾霭,如同一幅无形的地图,将西陲锁入大元帝国的永恒版图。
    喜欢。
  

第548章 西陲锁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