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验文书,写明货物种类、数量、目的地,返程时要凭此文书销号。”
当第一支波斯商队的驼铃声由远及近,萧虎在关隘设下 “三重查验” 防线。磁石探物犬嗅闻着货物,一旦感应到违禁品,便会发出警示;磁石检测仪扫描着货箱,遇铁器等违禁物,仪器表面的磁石便会剧烈震颤;通译官则逐字核对货单与实物。商队首领掀开锦缎覆盖的货箱:“这是大马士革的上等香料,愿献给大元合罕。”
“按《大元进贡回赐例》,回赠丝绸十匹。但商税仍需依例缴纳。” 萧虎转向巡检司千户,“传令下去,若遇盗匪劫掠,方圆百里驿站需按《大元站赤联动条例》,即刻传递警讯,协同驻军追击。每个驿站都要建立‘警讯接力机制,通过磁石信标将消息快速传递,确保一个时辰内讯息可传至五十里之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半月后,都察院密报传来:“有马贼冒充商队,携带私铸兵器,疑似受察合台系暗中支持。” 密报中还附着马贼与察合台系使者往来的信件残片。萧虎冷笑,抬手敲击案头的磁石传讯器,特定频率的声响在空气中震荡:“启动磁石官道预警系统。记住,按《大元军律》,私通外敌、劫掠商路者,不论何人,一律斩立决。另外,派人暗中监视察合台系在西域的牧场,搜集确凿证据。”
当怯薛军包围马贼据点时,首领挥舞着狼首刀叫嚣:“我们是察合台系的人,你们敢动?” 萧虎展开刻满律法的羊皮卷,在火光中高声宣读:“皇亲国戚,犯法与庶民同罪!” 他命人用磁石留影器记录处决过程,而后在各驿站循环播放,以儆效尤。同时,他秘密安排亲信将马贼与察合台系往来的证据呈递给窝阔台。
开市当日,别失八里的巴扎人声鼎沸。磁石官道上,驼队的铜铃声、波斯商队的手鼓声、阿拉伯商人的叫卖声交织成曲。萧虎登上观市台,揭开刻有《大元通商惠政》的石碑,蒙、畏兀儿、波斯、汉文的碑文在阳光下闪耀:“自今日起,西域商路,永为坦途!”
阿拉伯商人展示着精美的星盘:“此乃我们测算星象、导航远洋的器具,愿与大元司天监交流。” 萧虎命人取来中原浑天仪,两者在阳光下交相辉映:“正好,可相互印证历法,完善大元的天文体系。” 他转头对市舶司提举道:“详细记录这些技术交流,编入《西域见闻录》,呈报中书省。另外,可安排司天监的官员与阿拉伯商人定期切磋,互相学习。”
忽辛的琉璃工坊推出新品,晶莹剔透的琉璃盏在阳光下流转着七彩光芒。萧虎手持磁石衡器,仔细称量后定价:“按《大元物价核定法》,此盏值五两白银。若有人哄抬物价,市舶司依《大元市易平准令》,有权限价收购。同时,鼓励工坊招收阿拉伯工匠,学习他们的琉璃吹制技术。”
归程前,萧虎在撒马尔罕设立市舶司分馆,匾额上 “通远” 二字苍劲有力。他将修订后的《西域通商总例》交给新任达鲁花赤:“此例每三年修订一次,务必贴合商情变化。记住,商路的繁荣,仰赖完善的制度、公正的律法与高效的管理。市舶司要定期对译官、巡检进行考核,确保他们廉洁奉公。”
忽必烈在哈拉和林翘首以盼,望着满载货物的商队,眼中满是好奇:“萧帅,这些货物......”
萧虎展开波斯商人赠送的星象图,耐心解释:“商路畅通,带来的不仅是财货,更是文明的互通。” 他将磁石传讯器模型递给少年,语重心长道:“维护商路,需依靠精密的驿站制度、严格的市舶管理,还有强大的军事保障。三者缺一不可,此乃大元稳固边疆的根本。就像这磁石传讯器,每个部件都要精准无误,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这场商路重开的壮举,不仅让大元的影响力远达波斯湾,更通过驿站、市舶司等制度的精密运作,将西域牢牢纳入帝国经济版图。萧虎以制度为经,律法为纬,编织出一张稳固统治的大网,为后世治理边疆留下了宝贵的范例。而察合台系在此次事件中虽未被直接惩处,但萧虎埋下的暗线,已悄然改变着元朝内部的权力格局 。
喜欢。
第484章 丝路复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