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三矢,摧锋!34; 季先的令旗猛地挥向宋军帅旗,旗面火焰纹突然翻卷,露出内里绣着的斗大 34;虎34; 字,正是萧虎亲自设计的虎卫营徽记。
六百盾牌手组成楔形阵推进,铁盾碰撞声如战鼓擂动。萧虎注意到,盾牌手们喊着蒙汉混杂的号子,前排士兵用汉地盾牌格挡宋军的长枪,后排却抛出蒙古式套马索,将溃散的宋军拖倒在地。这种战术正是他融合汉地盾阵的稳重与蒙古骑术的灵活的成果,曾在梁山泊演练百次,如今在淮河岸边展现出摧枯拉朽的威力。
张世杰看着帅旗被虎卫营士兵砍倒,旗面上的朱雀纹被铁盾碾成泥污,终于明白为何贾似道要调他来守淮河。他麾下的 34;忠勇军34; 虽装备精良,配备了最新的神臂弓和斩马刀,却抵不住这种将不同兵种、不同文明的优势熔于一炉的战术 —— 汉弩的准头撕开防线,蒙古骑射切断退路,盾牌手清扫战场,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34;统制,蒙古人的弩箭又上来了!34; 亲卫的呼喊将张世杰拉回现实。他抬头看见,虎卫营的汉弩手已完成第二轮齐射,这次的弩箭绑着硫磺引信,射中宋军营帐后腾起浓烟。他忽然想起探马的回报:蒙古人在汴河用磁石通漕,将汉地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往北方,如今看来,他们更擅长用汉地的技术、汉地的人力来攻打汉地的城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萧虎策马来到阵前,看着张世杰的中军开始后撤,火铳指向淮河上游:34;告诉弟兄们,34; 他对身旁的史天泽道,34;今晚就着淮河的水煮粟米,34; 火铳划过水面,惊起数只水鸟,34;明日要让贾似道知道,淮河的水,不是他的护城河,是咱们贯通南北的运粮道。34;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淮河的流向,早已在他的掌控之中。
是夜,淮河北岸的虎卫营炊烟袅袅,士兵们用缴获的宋军铁锅煮着从真定运来的粟米,汉地降兵教蒙古士兵用淮河的芦苇编席,蒙古老兵则传授识别水性的诀窍。萧虎站在河边,看着水面倒映的营火,想起白天张世杰震惊的眼神 —— 那不是普通的恐惧,而是一位沙场老将面对全新战术体系的茫然。他知道,这种茫然,正是帝国新战术的威力所在。
张世杰在南岸的中军大帐里踱步,地图上的淮河防线被朱砂涂得斑驳。他捡起一枚从战场上拾回的弩箭,箭簇上刻着 34;真定王34; 的字样,正是王翁粮栈的标记。34;原来如此,34; 他喃喃自语,34;北虏用汉商的粮车运输兵甲,用汉匠的弩箭射杀汉兵,甚至用汉地的降卒充作前锋...34; 帐外传来士卒的惨叫,是蒙古游骑在夜袭,箭矢破空声中混着汉地的童谣:34;虎纹金,磁石光,淮河两岸好种粮...34; 这童谣如芒刺在背,让他不得不承认,北虏的征服,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层面。
三日后,萧虎的虎卫营已推进至淮河中游,磁石护岸被改造成了临时码头。他看着季先指挥士兵搬运从真定运来的粟米,忽然对史天泽道:34;通知王翁,下次运粮,多带些汉地的菜籽,34; 他望向南岸的青山,34;等拿下扬州,要让淮河两岸都种上咱们的粟米,让这里的百姓知道,跟着虎卫营,有饭吃,有衣穿。34;
张世杰站在扬州城头,望着北岸虎卫营的旌旗,手中令旗颓然垂下。他终于明白,这场战争的胜负,早已不在刀兵相见的刹那,而在北虏用汉地的磁石、汉地的粮道、汉地的士兵,织就的那张无形大网。当萧虎的 34;三矢阵34; 不仅是战术,更是一种将不同文明熔为一炉的能力时,南宋的江河,便如同这淮河水,终将归入北虏的河道,而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无能为力。
喜欢。
第361章 三矢破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