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亲生儿子,更是天壤之别。时间长了就有传言出来说,说不得以后大梁的国统,会传给义子朱友文。
朱温自己心里面明白的很,他自己的儿子虽然不争气,但是依旧是自己亲生的儿子,血浓于水,无论怎么说,都得给自己儿子,他辛苦一辈子,打下来的江山,怎么会送给一个外人继承?
可是,他自己的儿子不争气,没有一个能堪大用的。他要成事,就得依靠有能力的人。所以才会将那些能将收为义子。义子的名分是收拢他们忠心的绝大利处。
义子可以跟那些亲生儿子一样可以封王,但也仅限于此。
朱温不是傻的,这些传闻出来之后,即便不是从朱友文的嘴里出来的,但是也足以说明他有了争位的心思和可能。
最令他担忧的是,他还有能力,他朱友文比自己的亲生儿子朱友珪强上太多了。有时候,他甚至真的希望,朱友文是自己亲生的就好了。
他不像朱友珪那么木讷呆傻,他有野心,又懂得谋划,还有耐心笼络人,包括对着他小心翼翼地花心思,投其所好。
他一边欣赏朱友文的这些优点,一边又小心翼翼地防着他。至于他的儿子朱友珪,他从来都没有设过防。在他看来,给朱友珪一百个胆子,他都不敢造反。
他就这么没用,除了留着自己的血,简直一无是处。
可是谁曾想,这么一个让他小看的废物儿子,却破天荒的,比所有人都先动手,造反了呢?
喜欢。
到那时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