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君画像一眼,轻轻吹灭了手中的烛台。
“我们去长生殿。不要惊动任何人。”
小内侍赶紧爬起来,低头跟在皇太子身后。
“奴婢遵命。”
…………
天气逐渐转凉,白昼变短,夜晚来的特别快。走出太庙之后,皇太子注意到天已经完全黑了。小内侍点好了灯笼在他前方开路。
因为是轻车简从,他就只带了这么一个小内侍,其余的随从都被他留在了太庙,反正天已经黑了,如果有监视者也看不出离开的人是谁——因为皇太子自己手中也拿着一盏灯笼,远远看去就像两名内侍提着灯笼前行的模样。
现在皇宫里鱼龙混杂,不知道多少人有眼线在这里,凡事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长生殿因为他父亲潜心修道,所以也没有多少人在外面待命,除了刘贞亮这个万年不变的老太监之外。
皇太子走到长生殿之外,刘贞亮一开始还以为是哪里的内侍前来传话的,等走进一看才发现是皇太子,当即准备行礼跪拜。可这都被皇太子眼疾手快地扶住了。
皇太子趁此机会凑近刘贞亮的耳边对他说。
“我希望能和父亲谈谈,请刘叔叔帮忙通禀一声。我不希望被其他人知道我今天来见父亲,所以还请刘叔叔行个方便。”
刘贞亮深深地看了皇太子一眼,像是从未认识过他一般。过了一阵子,他让皇太子在这里稍等片刻,然后才不慌不忙地走进长生殿向皇帝报告。
又过了很久,刘贞亮方才出来让皇太子进得屋去。此时皇太子已经在殿外被初秋的凉风吹的有些不适应,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但是就是在这种初秋天凉的情况下,这室外居然还有蚊子,趁他们在殿外等候宣召时咬了他们好几口。
皇太子跟着刘贞亮往长生殿内走去,心里暗暗想道,如果自己有朝一日成为这座宫殿的主人,一定要放多一些的熏香来驱蚊。
经过了那些已经因为夜晚而封存的炼丹炉、刚刚端走晚宴的饭桌,他才来到皇帝的面前。不过皇帝现在正坐在案前戴着眼镜开始批看那些官员呈上来的奏折,有些用红笔勾画了几下放在了一边,有些则直接扔到后面去。皇太子注意到皇帝身后不远处有一摊奏折堆,上面都是散落一地的乱七八糟的奏折。看样子在皇帝批完奏折之后会有专人来收拾。
不过这些不是重点,他今天来也不是专门来看他父亲如何批阅奏折的。
而是——
“父皇,儿子今天来是有要事相商。”
皇帝抬起头,从眼镜的上方空隙处用肉眼盯着他。这种眼神和打量让他十分不舒服,但是毕竟自己有求与人,还是尽量陪着笑脸等待对方的回应。
“说吧。什么事。难得我儿会有事想要找朕这个落后时代的老家伙商量,这还真是难得一见啊。”
皇太子的笑容有些尴尬。
“其实是这样的。我的母亲……她最近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
“不合时宜?”皇帝从鼻子里发出了一个声音,“她不合时宜的地方多了去了。之前也没见你来抱怨过。”
“那不是因为她还是儿子的母亲啊。”
皇帝一副嗤之以鼻的模样,继续翻动着奏折。
“你的母亲,哼。”
皇太子硬着头皮接着话题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
“是这样的。我的母亲呢,她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父亲应该也听说了现在市井之中一个传的沸沸扬扬的谣言吧。”
“沸沸扬扬?谣言?”他的父亲又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就是说我母亲在进宫之前曾经订过亲,后面又因为某些原因进了宫。她还对之前的定亲对象念念不忘,便将他的女儿进宫放在自己身边,对她比对儿子还要好。”
皇太子面无表情地说了下去,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声音明显顿了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啊。这个到底是不是谣言,你心里不是清楚吗?”
皇帝又用鼻子对他说话了,继续翻看着奏折。
“刚刚儿子又听到了一个消息。”
皇帝也意识到接下来说的才是他这个儿子这次前来寻他的中心事项,慢慢地抬起头,等着他说下去。
“母亲有意让那个贱……那个女人嫁给儿子为正妃。然后说之后儿子的所有子嗣都由她来抚养,之后借此把持朝政……”
他话故意说得很慢,自然也不会忽略掉他父亲脸上的任何一个表情。
“……这就是那个仙人所说的女帝?”
他想了许久,用手拍了桌。
“决不能让此事发生。”
然后皇帝又冷笑地说了一句。
“朕还没死呢。那些家伙就想着来分朕的权力,就已经把主意打到朕的身上了?”
他用一种愤恨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儿子。可是皇太子却恭恭敬敬地对他行了大礼。
“父亲,我们有共同的敌人,为何还要彼此争斗呢?”
皇帝愤恨的眼神开始有了变化。
“共同的敌人……”
皇太子点点头。
“外戚。”
皇帝看了他很久,果然当时自己的感觉没有错,自己的这个儿子已经变得让他感到陌生了。
“那可是你母亲的娘家。”
“那又怎样。王莽也是外戚出身,他可没有对汉朝皇室心慈手软过。”
“你也不喜欢那个女孩吧?”
“除了母亲,宫里就没人喜欢她吧?”
“看来你以前可被欺负得惨了。那女孩可是心心念念都想当太子妃,想当皇后呢。”
“她可以到黄泉之下去当太子妃、皇后。”
皇帝又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
“你这样没必要,会让外界的唾沫淹死的。把她赶出宫嫁人便是。”
“儿子谨遵父亲的教诲。”
喜欢。
第一百六十五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