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士大夫最瞧不起的,不是那些下九流的贱籍,而是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们。
     曹国仁没有说话,而是将手中的礼单递了过去。
     曹国信疑惑的接过礼单,不知道曹国仁此举的意思,但还是看了。
     嘶!
     “黄金千两,白银五万,珍珠百颗······”
     这一看,倒吸一口凉气之后,曹国信就下意识的念了出来。
     金银加起来其实并不多,换成铜钱,也不过六七万贯而已,真正珍贵的,是那些珍珠玛瑙,翡翠玉石,还有麝香以及其他诸多海外特产,东西虽然五花八门,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珍贵、值钱!
     “海贸这么赚钱的吗?大哥在江南查抄的那几家盐商,也没有这么大的手笔吧?”
     曹国义早就看过礼单了,见曹国信这幅神情,马后炮道:“不然你当大哥吃饱了撑的,喊上咱两一块儿见一个商贾作甚?”
     虽然震惊,可曹国信的脑子人就转的很快:“大哥打算在海贸上插上一手?”
     曹国仁道:“这里头要是没有足够的利益,韩章那个老顽固,又怎么可能带头在沿海地区多增市舶,鼓励商人出海贸易。”
     “难怪!”曹国信道。
     “自淮南天圣贼子叛乱起,不是连年灾祸,就是叛乱兵灾,每年的军费都是成倍增长,还有一应抚恤,封赏等等各项开支,国库早已空虚,否则的话,去岁的盐务案,我又何至于在江南大开杀戒。”
     盐务一案,光是被抄家杀头的便有十三家,其余诸如男丁流放,女眷充入官妓的,更是不计其数,牵连之广,可谓是数十年以来的第一大案。
     而曹国仁之名,也因此案彻响江南,还得了活阎罗的‘雅号,光曹国仁这三个字,在江南一地,就能止小儿夜啼。
     也因此案,曹国仁和江南的诸多世家大族之间都结了梁子,暗地里不知有多少人对其恨之入骨。
     可明知如此,曹国仁却仍旧没有丝毫后悔。
     因为他所代表的,是靖安侯曹家,是当今执掌玉玺,垂帘听政的曹太后的嫡亲外甥,是后党的领军人。
     两相其害取其轻,两相其利择其重!
     曹国信眸中上几分异色:“大哥的意思是,这是姑母······”
     “三弟!”
     曹国信话说一半,就被曹国仁厉声打断:“慎言!”
     曹国信赶忙抬手掩嘴。
     曹国义却忽然道:“大哥,你正打算用那个平福?”
     “为何不用?”曹国仁嘴角微扬,“像他这种人,随便一个七八品的闲散小官就能打发了。”
     话语间洋溢着充足的自信。
     区区一个海商,上不了台面的下九流,生杀予夺,全在自己一念之间,放在平时,曹国仁连看在眼里都不会。
     可今时今日,国库虽日渐恢复,但连前几年的耗损都没能补足。
     这也是为何曹太后对于增开市舶一事不但没有半点阻拦,反而倾力支持的原因。
     ……
    喜欢。
  

第39章 上供[2/2页]